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

来自 天天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5篇】A9F篇语网

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A9F篇语网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A9F篇语网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篇1

A9F篇语网

【教学内容】A9F篇语网

电流的磁效应;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A9F篇语网

【教材分析】A9F篇语网

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A9F篇语网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A9F篇语网

【学情分析】A9F篇语网

学生已研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A9F篇语网

【教学重点】A9F篇语网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A9F篇语网

【教学难点】A9F篇语网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A9F篇语网

【教学目标】A9F篇语网

1.知识和技能A9F篇语网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A9F篇语网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A9F篇语网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A9F篇语网

2.过程和方法A9F篇语网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A9F篇语网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A9F篇语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9F篇语网

通过奥斯特的图片、事迹介绍,感悟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形成乐于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习惯。A9F篇语网

【课程资源】A9F篇语网

教具准备:电脑平台、实物投影仪、学生电源、螺线管演示器、小铁钉、长直导线一根、干电池3节(带电池座)、小磁针4个、导线若干、多媒体、铁屑、纸杯(内装9V电池、小电磁铁组成的电路)。A9F篇语网

学具准备:铁钉、铅笔(或木筷)、铁屑一小包、小磁针四个、长直导线一段、干电池三节(带电池座)、塑料圆筒一个、导线若干。(分12个学习小组)A9F篇语网

【教学流程图】A9F篇语网

魔术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对学生进行物理史教育──由现象设疑,如何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学生探究活动:缠绕螺线管──学生探究活动:检验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磁场──学生探究活动: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学生探究活动:探究改变螺线管磁场的方法──师生探讨得出安培定则──学生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A9F篇语网

【教学过程】A9F篇语网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A9F篇语网

教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A9F篇语网

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A9F篇语网

二、探究新课,释疑解惑A9F篇语网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相关知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A9F篇语网

1.探究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A9F篇语网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呢?A9F篇语网

学生回答:看他能否吸引铁屑。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检验。A9F篇语网

教师:一个电池能吸引铁屑吗?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产生磁呢?A9F篇语网

学生回答:要有电流……要形成一个电路,电路闭合才有电流。A9F篇语网

教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A9F篇语网

小组讨论后交流。A9F篇语网

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对该实验进行演示。A9F篇语网

学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向全班交流。A9F篇语网

过渡: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4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A9F篇语网

2.播放奥斯特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A9F篇语网

教师提问:看了这个实验后,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做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吗?A9F篇语网

视频中的小磁针偏转的角度那么大,而我们实验的时候却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A9F篇语网

学生思考后回答。A9F篇语网

教师:在实验中利用短路获得较强的电流来增加磁性。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呢?A9F篇语网

设置问题过渡:A9F篇语网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发现把导线绕成一圈一圈的螺线管状,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怎样做呢?A9F篇语网

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A9F篇语网

探究1:制作螺线管A9F篇语网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演示螺线管的缠绕方法。A9F篇语网

教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制作两个螺线管,为了缠绕方便,请大家一个缠绕在铅笔上,一个缠绕在铁钉上,比一比,看谁绕得即快又好。A9F篇语网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A9F篇语网

学生制作螺线管教师巡查,学生展示。(对展示的予以肯定和鼓励)A9F篇语网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A9F篇语网

探究2:通电螺线管吸引铁屑A9F篇语网

教师:很好,大部分同学都非常成功地绕好了螺线管,下面请每个小组给螺线管通电,然后去吸引铁屑,看哪一个螺线管吸引的铁屑最多。A9F篇语网

学生实验。教师巡查,不能吸引的小组讨论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忙(通过吸引铁屑的多少让学生内心明了用铁钉的实际意义)。A9F篇语网

探究3: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情况A9F篇语网

教师设问:刚才同学们的探究已经证实了通电螺线管能产生磁场,它的磁场以前研究的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说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据。A9F篇语网

学生回答。A9F篇语网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磁场分布情况呢?(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判定办法。)A9F篇语网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图示进行实验并在圆圈中画出小磁针,把小磁针的N级涂黑。A9F篇语网

教师:演示用铁屑研究螺线管磁场分布的实验。A9F篇语网

教师将用铁屑做的演示螺线管磁场的分布投影到银幕上并播放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状。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A9F篇语网

探究4: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A9F篇语网

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螺线管的极性?A9F篇语网

引导学生思考:在电路不变的情况下,将螺线管掉头,看看螺线管中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A9F篇语网

学生:实验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A9F篇语网

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判定的方法呢?(出示投影),下面请大家看画面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我们能否受到某种启示呢?A9F篇语网

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看蚂蚁和猴子说的话,小组讨论。A9F篇语网

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如果我们自己沿着电流方向走,北极在哪一边?你能用右手来概括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规律吗?A9F篇语网

教师:伟大的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实践发现在我们的右手上找到了规律,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总结的规律规定为安培定则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A9F篇语网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并教会学生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N极端。出示投影,让学生熟记安培定则歌。A9F篇语网

学生练习:将长直铝导线缠绕在黑色的胶管上,假设电流从螺线管的左流入右流出,应该怎样判断?如果电流从螺线管的右边流入左边流出呢?再改变螺线管的缠绕方向试试看?A9F篇语网

教师投影,检验学生掌握情况。A9F篇语网

三、交流小结、随堂练习、总结评估(帮助巩固知识,让物理走向应用、走向社会)A9F篇语网

1.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新的体会。A9F篇语网

2.布置作业:A9F篇语网

(1)反馈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A9F篇语网

(2)知识拓展:研究你家或附近住宅楼的电动门是如何工作的,主要靠什么控制门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的应用。A9F篇语网

(3)走进生活:研究牵牛花、菜豆的茎缠绕的方向与生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观察葡萄、丝瓜的卷须的缠绕方向与生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看看与我们研究的磁场与电流方向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A9F篇语网

【板书设计】A9F篇语网

第三节电生磁A9F篇语网

一、电流的磁效应A9F篇语网

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A9F篇语网

2.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A9F篇语网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A9F篇语网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A9F篇语网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A9F篇语网

3.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N极端。A9F篇语网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篇2

A9F篇语网

一、教学目标:A9F篇语网

1.知识与技能A9F篇语网

了解照相机的构造,知道它的成像原理A9F篇语网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A9F篇语网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A9F篇语网

2.过程和方法A9F篇语网

通过探究分析怎样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A9F篇语网

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A9F篇语网

3.情感、态度、价值观A9F篇语网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A9F篇语网

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A9F篇语网

二、教学要点A9F篇语网

1.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A9F篇语网

2.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A9F篇语网

三、教学方法:A9F篇语网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A9F篇语网

四、教具:A9F篇语网

普通照相机;视力表;实物投影仪,小气球,眼球模型;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挂图、投影片;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挂图;度数不同的近视眼镜、远视眼镜;A9F篇语网

五、学具:A9F篇语网

度数不同的近视眼、远视眼镜(可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蜡烛;光具座;凸透镜;火柴(四人/组)A9F篇语网

六、教学过程A9F篇语网

(一)引入:A9F篇语网

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能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A9F篇语网

三、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板书)A9F篇语网

(二)展开:A9F篇语网

1、实物投影书本照相机,请同学回答出物体可通过镜头(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学生)根据这回忆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且根据同学日常经验得出照相规律:物远,像则近,像越小;物近,像则远,像越大。(板书)A9F篇语网

2、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A9F篇语网

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分析,再与照相机比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相当于智能的光屏),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从而产生视觉。(放映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光盘中眼睛成像动画)A9F篇语网

阅读:电影与视觉暂留(课后请同学做一做)A9F篇语网

3、活动1:在黑板上出示视力表,请一位视力好的同学分别站在第一排、第三排、最后一排都能看清同一个E字。A9F篇语网

(老师设疑:)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在视网膜上都成清晰的像,而眼球大小没有变化,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A9F篇语网

(学生看书:)眼睛的调节(课本P.100)A9F篇语网

(学生讨论:)是晶状体在改变形状和焦距。(老师用气球模拟)A9F篇语网

(老师:)很好,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从而改变了眼睛晶状体的焦距(即调焦)。请大家用桌面上的几个凸透镜和带来的水透镜(盛有水的透明塑料袋),实际感受一下晶状体的厚薄与焦距关系,以及如何调焦。A9F篇语网

(学生活动:)讨论出凸透镜厚焦距短,凸透镜薄焦距长A9F篇语网

(师:)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动画模拟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都成清晰的像。)A9F篇语网

4、学生活动2:请班里所有视力不好的同学分两次看视力表中较小的E字(一次摘掉眼镜,一次戴上眼镜)谈谈有什么感觉(生:一次模糊,一次清晰)A9F篇语网

(师:)那么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中学生)和远视(老年人),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讨论出:)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不好引起的。A9F篇语网

(师:)很好,我们是怎样去矫正的呢?这个问题我请你们结合书本自学并实验,大家先个人自学两分钟,然后用度数不同的眼镜(应作好标记,并告诉学生度数越大焦距越短,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度数不同的眼镜也可以用光具座上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小组按照实验活动4.4视力的矫正边实验边讨论。A9F篇语网

活动3(分组):学生先独立自学,后小组实验、讨论、填表;教师巡堂指导。)A9F篇语网

戴近视镜1(度数小的)不戴近视镜1戴近视镜2(度数大的)不戴近视镜2戴远视镜1(度数小的)不戴远视镜1戴远视镜2(度数小的)不戴远视镜2A9F篇语网

清晰像与透镜的距离(cm)A9F篇语网

相差(cm)A9F篇语网

结论A9F篇语网

(作用)A9F篇语网

在学生自学和实验差不多的时候,请学生交流反馈一下活动后的结果,及时讲解并给与提出问题的机会。再用多媒体动画播放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统一学生的认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板书)A9F篇语网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当给凸透镜(眼睛)戴上和拿下度数大小不同的镜片时,两次成清晰像时光屏移过的距离是一样的吗?A9F篇语网

(生:)不同,镜片度数越大,两次成清晰像时光屏移过的距离越大,说明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也说明晶状体自身的调节功能越差,视力越差。A9F篇语网

(师:)非常好,我再简单介绍眼镜的度数计算方法(度数=100/f)f是焦距,单位用米(m)。请同学算一算200度的眼镜的焦距:f=?(生齐答:0.5m)A9F篇语网

(师:)这节课我们结合实验,研究了眼睛和眼镜的问题,大家学得很投入。我出几个思考题检查一下大家,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讨论。A9F篇语网

5活动4:教师出示课堂思考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附后)A9F篇语网

6、师生一起作课堂小结A9F篇语网

7、学生活动5:放眼保健操乐曲,请同学边做操边回顾和思考本节知识。A9F篇语网

8、课后作业:A9F篇语网

1、做书上的视觉暂留小制作:笼中鸟,比比谁做得好。A9F篇语网

2、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A9F篇语网

主题。请你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谈谈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近视?A9F篇语网

3、保护学生的视力,有些地方要求学生用的书籍、资料、练习本不再用白色纸张A9F篇语网

而是用特定的淡黄色纸张,请你谈谈你的感觉,并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弄清其中的道理。A9F篇语网

4、人类有许多东西是仿照动植物的一些特性而制造出来的(即仿生学)。就是利用A9F篇语网

眼睛的调焦特性,人们制造出调焦照相机和摄像机,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它们的优点。A9F篇语网

附课堂练习:A9F篇语网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9F篇语网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A9F篇语网

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A9F篇语网

(2)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他们眼睛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他们要矫正视力,佩戴的近视眼镜有什么不同?眼睛度数谁高?度数高说明什么?医学上可以采取激光的方法医治近视眼,你猜猜这种从物理的角度是做什么?A9F篇语网

(3)f=1m的近视眼镜,它的度数是多少?A9F篇语网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篇3

A9F篇语网

一、教学目标A9F篇语网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为水平,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A9F篇语网

2、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A9F篇语网

3、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A9F篇语网

4、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问题。A9F篇语网

二、重点难点A9F篇语网

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A9F篇语网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A9F篇语网

三、教学方法:A9F篇语网

实验观察、推理归纳A9F篇语网

四、教学用具:A9F篇语网

平抛运动演示仪、多媒体及课件A9F篇语网

五、教学过程A9F篇语网

引入:粉笔头从桌面边缘水平飞出,观察粉笔头在空中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A9F篇语网

(一)平抛运动A9F篇语网

1、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A9F篇语网

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见它做的是曲线运动。A9F篇语网

分析: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A9F篇语网

2、平抛运动的特点A9F篇语网

(1)从受力情况看:A9F篇语网

竖直的重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作曲线运动。A9F篇语网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是匀速运动,速度为V0。A9F篇语网

c.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没有初速度,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体运动。A9F篇语网

总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等于gA9F篇语网

(二)、实验验证:A9F篇语网

【演示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A9F篇语网

现象: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A9F篇语网

(2)、用课件模拟课本图5—16的实验。A9F篇语网

结果分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A9F篇语网

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而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且不受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影响。A9F篇语网

(3)、利用频闪照相更精细地研究平抛运动,其照片如课本图5—17所示A9F篇语网

可以看出,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经过相等的时间,落到相同的高度,即在竖直方向上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看出,通过相等的时间前进的距离相同,既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由此说明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是同时、独立进行的,竖直方向的运动与水平方向的运动互不影响。A9F篇语网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A9F篇语网

1、抛出后t秒末的速度A9F篇语网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水平分速度:Vx=V0A9F篇语网

竖直分速度:Vy=gtA9F篇语网

合速度:A9F篇语网

2、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t的位置坐标A9F篇语网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水平位移:x=V0tA9F篇语网

竖直位移:A9F篇语网

合位移:A9F篇语网

运用该公式我们可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坐标并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然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这个轨迹是一条抛物线。A9F篇语网

(四)例题分析A9F篇语网

例1.如图(结合课件),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用枪对准它,为了逃脱即将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问松鼠能逃脱厄运吗?A9F篇语网

答:不能。因子弹和松鼠在竖直方向都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位移总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在子弹的射程内,就一定能射中松鼠,松鼠在劫难逃。A9F篇语网

例2.一艘敌舰正以V1=12m/s的速度逃跑,飞机在320m高空以V2=105m/s的速度同向追击。为击中敌舰,应提前投弹。求飞机投弹时,沿水平方向它与敌舰之间的距离多大?若投弹后飞机仍以原速度飞行,在炸弹击中敌舰时,飞机与敌舰的位置关系如何?A9F篇语网

解:用多媒体模拟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A9F篇语网

让学生对照课本上的例题解答——书写解题过程。A9F篇语网

飞机投弹时,沿水平方向它与敌舰之间的距离位744m,由于飞机和炸弹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等,所以在炸弹击中敌舰时飞机在敌舰正上方。A9F篇语网

(五)、课堂练习A9F篇语网

1、讨论:练习三(1)(2)(3)A9F篇语网

2、从高空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上,每隔1分钟投一包货物,则空中下落的许多包货物和飞机的连线是A9F篇语网

A.倾斜直线B.竖直直线C.平滑曲线D.抛物线A9F篇语网

【B】A9F篇语网

3、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秒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o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o角。(g取10m/s2)A9F篇语网

(1)求物体的初速度;A9F篇语网

(2)物体下落的高度。(答案:v0=10m/sh=15m)A9F篇语网

(五)、课堂小结A9F篇语网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A9F篇语网

1、什么是平抛运动A9F篇语网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A9F篇语网

3、平抛运动的规律A9F篇语网

六、课外作业:A9F篇语网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篇4

A9F篇语网

(一)学习目标A9F篇语网

1、知识与技能目标A9F篇语网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A9F篇语网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A9F篇语网

2、过程与方法目标A9F篇语网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9F篇语网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A9F篇语网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A9F篇语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9F篇语网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A9F篇语网

(二)教学重难点A9F篇语网

1、重点:A9F篇语网

(1)理解机构效率A9F篇语网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A9F篇语网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A9F篇语网

(三)教学准备A9F篇语网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A9F篇语网

(四)教学过程A9F篇语网

一、引入新课A9F篇语网

小明家刚刚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A9F篇语网

二、进行新课A9F篇语网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A9F篇语网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A9F篇语网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A9F篇语网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A9F篇语网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A9F篇语网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A9F篇语网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A9F篇语网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A9F篇语网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A9F篇语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A9F篇语网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A9F篇语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A9F篇语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A9F篇语网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A9F篇语网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A9F篇语网

提出问题。A9F篇语网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A9F篇语网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A9F篇语网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A9F篇语网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A9F篇语网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A9F篇语网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A9F篇语网

(五)小结A9F篇语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A9F篇语网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A9F篇语网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A9F篇语网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A9F篇语网

(六)作业A9F篇语网

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A9F篇语网

2、动手动脑学物理A9F篇语网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篇5

A9F篇语网

【教材分析】A9F篇语网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节,在教材中以及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突破以上难点,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我在教学策略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A9F篇语网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A9F篇语网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A9F篇语网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总之,通过本节课将努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美的熏陶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A9F篇语网

2.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声现象》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本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A9F篇语网

【教学目标】A9F篇语网

1.知识目标:A9F篇语网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A9F篇语网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A9F篇语网

2.能力目标:A9F篇语网

(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A9F篇语网

(2)使学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A9F篇语网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A9F篇语网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A9F篇语网

3.情感目标:A9F篇语网

(1)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A9F篇语网

(2)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A9F篇语网

(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营造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探讨交流、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A9F篇语网

【教学重点】A9F篇语网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只有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对它的控制与应用,这是进一步学习本章其它内容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础。A9F篇语网

【教学难点】A9F篇语网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学生最新接触物理知识,认知能力相对薄弱,易于形成难点。A9F篇语网

【教法与学法】A9F篇语网

本节课教学属于知识探究性教学。本节课拟采用诱思探究→实验论证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导控下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及分组实验来进行论证,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A9F篇语网

以上这些,可以概括为: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验论证→表达交流→总结归纳。A9F篇语网

【课时安排】A9F篇语网

1课时A9F篇语网

【实验器材】:A9F篇语网

1.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真空铃实验装置。A9F篇语网

2.学生探究实验器材:鼓、锣、音叉、共振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发声体(小收音机、两个塑料袋)、水槽两个、水、CuSO4溶液、白纸、气球、树叶、四季润喉片瓶子等。A9F篇语网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A9F篇语网

第一组:共振音叉。A9F篇语网

第二组:发声体(小收音机、两个塑料袋)、水槽两个、水、CuSO4溶液。A9F篇语网

第三组:长钢管。A9F篇语网

3.多媒体课件A9F篇语网

【课堂设计】A9F篇语网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A9F篇语网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令我们心旷神怡,可恶的噪声却可能干扰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心情烦躁。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些有关声音的知识呢?好,那么就请允许我做一名导游,伴随同学们来探究声音知识的宝库吧!A9F篇语网

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媒体播放机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波形图,使学生感到惊奇;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请学生思考这些声音都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活跃思维。接下来,再通过声波枪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A9F篇语网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声音居然会和现代战争中的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目前,美国加州的一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声波枪,它可不是普通的枪,因为它发射的不是子弹,而是一种能量强大的声波,而且它专门用来袭击人类,被袭击者往往会感到胸闷、头痛、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说机枪大炮来得更光明磊落的话,声波枪则显得有些暗箭伤人。为什么呢?因为声波枪所发射的声波不在我们人耳的听力范围之中,它看不到、听不见也摸不着,来去无踪。不知道同学们听到这则消息后心里会不会感到紧张?我们暂且不去考虑美国人要拿声波枪去对付谁,但是,面对可能到来的伤害,我们能够束手无策吗?大家有没有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作为十几岁的初中生,我们还没有能力去主动进攻,那么,我们今天就象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一下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A9F篇语网

这时,便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教师接着提示:A9F篇语网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声波枪如此厉害,要想有效地防御它,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声波?声波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身边来的?A9F篇语网

板书: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9F篇语网

二、实验探究讲解新课(35分钟)A9F篇语网

1.通过探索性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7分钟)A9F篇语网

这个活动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事例交流。A9F篇语网

(1)探索性活动(3分钟)。A9F篇语网

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以后,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A9F篇语网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A9F篇语网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A9F篇语网

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A9F篇语网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使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A9F篇语网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A9F篇语网

(2)小结(1分钟):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9F篇语网

板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9F篇语网

(3)交流(2分钟):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A9F篇语网

注意: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鸟类是怎么发声的?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的“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A9F篇语网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1分钟)。A9F篇语网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早期机械唱盘表面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唱片表面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漕,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漕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A9F篇语网

2.通过类比引出声波的概念(2分钟)A9F篇语网

教师重复刚才得出的结论,提出新的问题: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如何向远处传播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水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滴落入水中时出现了什么现象?水波是怎样产生的?(水滴使平静的水面发生了振动,形成了水波。)能否以水波作一个类比,思考一下: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可能会以什么形式向远处传播?A9F篇语网

板书:1.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A9F篇语网

2.创设情境、提出假设,通过分组实验加以验证,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5分钟)A9F篇语网

(1)提出问题,激发思维(4分钟)A9F篇语网

有了上面这些知识,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怎样防御声波枪。假如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正无声无息地向我们袭来,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保护起来呢?注意: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我们人耳听不到,但它却仍然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A9F篇语网

教师动员学生大胆猜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防御声波枪?A9F篇语网

学生可能提出的办法有:A9F篇语网

①用隔音材料做成盾牌(教师评议:声波枪所发出的次声波很特殊,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损耗很少,用一般的材料很难吸收,到现在还没有攻克。)A9F篇语网

②将声波枪发出的声波反射回去(教师评议:把次声波反射回去或想办法对它进行干扰,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这些中学生暂时还没有能力去进行研究。)A9F篇语网

③潜入水中,用水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A9F篇语网

④进入真空,用真空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A9F篇语网

⑤用固体物质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A9F篇语网

(2)分析方案,提出假设(2分钟)A9F篇语网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们提出的方法加以分类,区别对待(前两种方法尽管偏离了我们的课堂研究方向,教师也要向学生简要解答一下,并予以鼓励,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探究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上来,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假设:A9F篇语网

假设一:固体不能传播声音。A9F篇语网

假设二:液体不能传播声音。A9F篇语网

假设三:气体不能传播声音。A9F篇语网

假设四:真空不能传播声音。A9F篇语网

(3)分组实验,验证假设(5分钟)A9F篇语网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一定正确呢?不是,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动手实验。现在我们就分成三组来研究这个问题:第一组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二组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三组验证气体能否传播声音。A9F篇语网

教师分组发放实验器材,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相互协作,搞好配合。A9F篇语网

教师提示:不管我们研究的是哪一个问题,都要尽量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例如在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液体、气体影响到我们的实验;同样,在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固体、气体对我们实验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法。A9F篇语网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A9F篇语网

(4)相互交流,得出结论(5分钟)A9F篇语网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推荐1-2名代表,从三个方面交流实验感受。(1)你的假设是什么?对不对?(2)你是如何验证的?(3)你的结论是什么?同学们在说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或者想出其它办法,只要能验证自己的假设就可以了。A9F篇语网

学生代表交流验证过程时,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A9F篇语网

板书:3.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A9F篇语网

(5)联系生活,巩固新知(5分钟)A9F篇语网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和动物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地球上的动物大多数都具有听觉。而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就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A9F篇语网

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在河边钓鱼的人最怕别人在旁边追逐打闹,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小儿垂纶》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说:一个小孩儿学大人们钓鱼,侧着身子坐在水边的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手,因为害怕惊跑了鱼而不敢回答。A9F篇语网

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据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30多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耳疾,听力完全丧失,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将木棒的另一端顶在钢琴的键盘上感受旋律,继续自己的创作。A9F篇语网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感受美妙的旋律。A9F篇语网

A9F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