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来自 珠珠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地理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是文理的有机结合学科,学习地理可以为个人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可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Nj5篇语网

Nj5篇语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Nj5篇语网

(一)昼夜交替Nj5篇语网

1.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Nj5篇语网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Nj5篇语网

2. 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Nj5篇语网

3. 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Nj5篇语网

4.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Nj5篇语网

5.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Nj5篇语网

6. 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0°,晨昏线上=0°。Nj5篇语网

7. 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Nj5篇语网

(二)地方时的计算Nj5篇语网

1. 地方时计算原理:Nj5篇语网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Nj5篇语网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Nj5篇语网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Nj5篇语网

2. 地方时计算方法:Nj5篇语网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Nj5篇语网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Nj5篇语网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Nj5篇语网

③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Nj5篇语网

3. 昼夜长短的计算Nj5篇语网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Nj5篇语网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Nj5篇语网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Nj5篇语网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Nj5篇语网

(三)区时的计算Nj5篇语网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Nj5篇语网

说明:Nj5篇语网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Nj5篇语网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Nj5篇语网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Nj5篇语网

(四)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Nj5篇语网

1. 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Nj5篇语网

2. 定日期:Nj5篇语网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Nj5篇语网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Nj5篇语网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Nj5篇语网

3. 时间计算:Nj5篇语网

⑴ 找特殊时刻点:Nj5篇语网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Nj5篇语网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Nj5篇语网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Nj5篇语网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Nj5篇语网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Nj5篇语网

4.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Nj5篇语网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Nj5篇语网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Nj5篇语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Nj5篇语网

⒈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Nj5篇语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Nj5篇语网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Nj5篇语网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Nj5篇语网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Nj5篇语网

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Nj5篇语网

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Nj5篇语网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Nj5篇语网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Nj5篇语网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Nj5篇语网

3.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Nj5篇语网

⑴计算公式:H = 90°-纬度间隔Nj5篇语网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Nj5篇语网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Nj5篇语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Nj5篇语网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Nj5篇语网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Nj5篇语网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Nj5篇语网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Nj5篇语网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Nj5篇语网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Nj5篇语网

河外星系——总星系Nj5篇语网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Nj5篇语网

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Nj5篇语网

小行星带的位置Nj5篇语网

彗星Nj5篇语网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Nj5篇语网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Nj5篇语网

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Nj5篇语网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Nj5篇语网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Nj5篇语网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Nj5篇语网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Nj5篇语网

料)Nj5篇语网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Nj5篇语网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Nj5篇语网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Nj5篇语网

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Nj5篇语网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24年Nj5篇语网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Nj5篇语网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Nj5篇语网

周期:1个恒星日Nj5篇语网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Nj5篇语网

昼夜更替Nj5篇语网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Nj5篇语网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Nj5篇语网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Nj5篇语网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Nj5篇语网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Nj5篇语网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Nj5篇语网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Nj5篇语网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Nj5篇语网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Nj5篇语网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Nj5篇语网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Nj5篇语网

周期:1个恒星年Nj5篇语网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Nj5篇语网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Nj5篇语网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Nj5篇语网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Nj5篇语网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Nj5篇语网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Nj5篇语网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Nj5篇语网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Nj5篇语网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Nj5篇语网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Nj5篇语网

“二分二至图”Nj5篇语网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Nj5篇语网

的变化Nj5篇语网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Nj5篇语网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Nj5篇语网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Nj5篇语网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Nj5篇语网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Nj5篇语网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Nj5篇语网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Nj5篇语网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Nj5篇语网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Nj5篇语网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Nj5篇语网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Nj5篇语网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Nj5篇语网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Nj5篇语网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Nj5篇语网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Nj5篇语网

2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Nj5篇语网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Nj5篇语网

三种四季;24节气Nj5篇语网

五带的划分:Nj5篇语网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Nj5篇语网

形成Nj5篇语网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Nj5篇语网

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Nj5篇语网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Nj5篇语网

Nj5篇语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Nj5篇语网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Nj5篇语网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精选5篇总结Nj5篇语网

★ 刚刚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Nj5篇语网

★ 高一地理必考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Nj5篇语网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Nj5篇语网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篇Nj5篇语网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Nj5篇语网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刚刚五篇Nj5篇语网

★ 2024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5篇Nj5篇语网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难点精选5篇Nj5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