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

来自 毛毛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起看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欢迎查阅!y7R篇语网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1y7R篇语网

教学目标y7R篇语网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y7R篇语网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y7R篇语网

教学重难点y7R篇语网

教学重点:y7R篇语网

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y7R篇语网

教学难点:y7R篇语网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y7R篇语网

教学工具y7R篇语网

多媒体y7R篇语网

教学过程y7R篇语网

新课导入y7R篇语网

[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y7R篇语网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y7R篇语网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y7R篇语网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y7R篇语网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y7R篇语网

[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按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同样的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y7R篇语网

[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y7R篇语网

[思考与交流]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y7R篇语网

(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碱:KOH盐:Na2SO4)y7R篇语网

(固体:CaO、KOH、Na2SO4气体:HCl、SO2液体:H2SO3)y7R篇语网

[讲]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y7R篇语网

[问]对于Na2CO3,如果从其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y7R篇语网

(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y7R篇语网

[讲]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采取多种分类方法,比如交叉分类法,就像我们刚才举的Na2CO3的例子。y7R篇语网

[板书]1.交叉分类法y7R篇语网

[讲]交叉分类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那么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y7R篇语网

[板书]2、树状分类法y7R篇语网

[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的话,还可以怎么分?y7R篇语网

(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y7R篇语网

(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y7R篇语网

(碱可以分成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y7R篇语网

(盐可以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y7R篇语网

[投影]y7R篇语网

[问]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y7R篇语网

(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y7R篇语网

[小结]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y7R篇语网

[点击试题]下列物质中:①Na2SO4②Ba(OH)2③NaHCO3④NaBr⑤Fe3O4⑥H2O⑦HNO3⑧AgNO3⑨H2SO4中,y7R篇语网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y7R篇语网

[过]化学物质世界中,与生活接触最密切的是混合物,象空气、溶液、合金等等。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接触更多的混合物。今天要与我们见面的是什么样的混合物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25最后一段。理解分散系的概念。y7R篇语网

[板书]二、分散系(dispersionsystem)及其分类y7R篇语网

1、分散系y7R篇语网

(1)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y7R篇语网

(2)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y7R篇语网

[讲]对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对悬浊液和乳浊液来说,其中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是分散质,所用的溶剂是分散剂。y7R篇语网

[思考与交流]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y7R篇语网

[投影]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y7R篇语网

[问]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y7R篇语网

[讲]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的,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近似其直径大小)来分类。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的特性。y7R篇语网

[板书](3)、分类:y7R篇语网

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等。y7R篇语网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y7R篇语网

[小结]那么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呢?胶体又有些什么性质呢?欲之这些问题,请等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y7R篇语网

[点击高考]y7R篇语网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y7R篇语网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以后生成的固体物质y7R篇语网

B.将纯水结成的冰放入纯水中,得到冰与水的混合物y7R篇语网

C.将食盐溶于水制成无色、透明、纯净的食盐溶液y7R篇语网

D.液态空气y7R篇语网

解析:选B。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由一种物质组成,后者则由不同种物质组成。高锰酸钾受热后生成的固态物质是由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冰同样由水分子构成,其化学式均为H2O,是由存在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食盐溶液中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混合物;液态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属混合物。y7R篇语网

2.(2024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一阶段检测)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y7R篇语网

A.碱性氧化物氧化铁Fe3O4y7R篇语网

B.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CO2y7R篇语网

C.酸硫酸H2SO3y7R篇语网

D.碱纯碱Na2CO3y7R篇语网

解析:选B。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A错误;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H2SO3为亚硫酸,C错误;Na2CO3不属于碱,它是一种盐,D错误。y7R篇语网

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y7R篇语网

A.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100nm之间y7R篇语网

B.能透过半透膜y7R篇语网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y7R篇语网

D.颜色都呈红褐色y7R篇语网

解析:选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A错误;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较大,在1~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FeCl3溶液呈棕,D错误。y7R篇语网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y7R篇语网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y7R篇语网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y7R篇语网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y7R篇语网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y7R篇语网

解析:选C。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用半透膜提纯胶体。y7R篇语网

5.(2024年北师附中高一检测)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y7R篇语网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7R篇语网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7R篇语网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y7R篇语网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7R篇语网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7R篇语网

解析:(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y7R篇语网

(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y7R篇语网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y7R篇语网

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y7R篇语网

(2)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y7R篇语网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y7R篇语网

课堂总结及评价:y7R篇语网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过对物质的分类,重点强调分类的标准和交叉分类法。知道溶液和浊液性质的区别,但不知道二者在微观本质上的不同。y7R篇语网

板书设计:y7R篇语网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y7R篇语网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y7R篇语网

1、对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y7R篇语网

2、分类方法y7R篇语网

(1)树状分类法y7R篇语网

(2)交叉分类法y7R篇语网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2y7R篇语网

教学目标y7R篇语网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y7R篇语网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y7R篇语网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y7R篇语网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y7R篇语网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y7R篇语网

教学重难点y7R篇语网

物质的分类方法y7R篇语网

教学过程y7R篇语网

新设计y7R篇语网

教学活动y7R篇语网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y7R篇语网

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y7R篇语网

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y7R篇语网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y7R篇语网

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y7R篇语网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y7R篇语网

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y7R篇语网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y7R篇语网

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进行分类。y7R篇语网

学生4: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y7R篇语网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y7R篇语网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y7R篇语网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y7R篇语网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y7R篇语网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y7R篇语网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y7R篇语网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展示: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y7R篇语网

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y7R篇语网

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汇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说明: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肯定会出现把物质分类进行到底的情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肯定,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y7R篇语网

教师: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y7R篇语网

学生思考:略y7R篇语网

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决定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y7R篇语网

活动: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归类。y7R篇语网

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y7R篇语网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物质的概念y7R篇语网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y7R篇语网

教师: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行正确归类y7R篇语网

学生归类:略y7R篇语网

教师: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讨论:y7R篇语网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y7R篇语网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什么?y7R篇语网

(3)有机物有哪些相似的组成和性质?y7R篇语网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明:y7R篇语网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y7R篇语网

2.有机化合物的相似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质: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大多数难溶于水。y7R篇语网

学生活动:请你把刚才的物质归类进行修正,并根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y7R篇语网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气、汽油等。y7R篇语网

活动3【活动】小结y7R篇语网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行总结。y7R篇语网

活动4【练习】当堂作业y7R篇语网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y7R篇语网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3y7R篇语网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y7R篇语网

1.按碳的骨架分类y7R篇语网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y7R篇语网

2.按官能团分类y7R篇语网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y7R篇语网

又:链状烃和脂环烃统称为脂肪烃。y7R篇语网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y7R篇语网

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y7R篇语网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y7R篇语网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y7R篇语网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y7R篇语网

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y7R篇语网

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y7R篇语网

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y7R篇语网

(1)概念y7R篇语网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y7R篇语网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y7R篇语网

①碳链异构:由于分子中烷基所取代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正丁烷和异丁烷;y7R篇语网

②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1­-丁烯和2-­丁烯;y7R篇语网

③官能团异构:有机物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乙酸和甲酸甲酯;y7R篇语网

④给信息的其他同分异构体:顺反异构,对映异构。y7R篇语网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y7R篇语网

(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y7R篇语网

①烷烃y7R篇语网

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应注意要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y7R篇语网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y7R篇语网

一般书写的顺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y7R篇语网

③芳香族化合物y7R篇语网

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3种。y7R篇语网

(2)常见的几种烃基的异构体数目y7R篇语网

①―C3H7:2种y7R篇语网

②―C4H9:4种y7R篇语网

(3)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y7R篇语网

①基元法y7R篇语网

如丁基有四种,则丁醇、戊醛、戊酸等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y7R篇语网

②替代法y7R篇语网

如二氯苯(C6H4Cl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将H替代Cl);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y7R篇语网

③等效氢法y7R篇语网

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其规律有:y7R篇语网

a.同一碳原子上的氢等效;y7R篇语网

b.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氢原子等效;y7R篇语网

位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y7R篇语网

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y7R篇语网

(1)用重结晶、蒸馏、萃取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离、提纯;y7R篇语网

(2)对纯净的有机物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y7R篇语网

(3)可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y7R篇语网

(4)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和各类氢原子的数目,确定结构式。y7R篇语网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y7R篇语网

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y7R篇语网

2.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y7R篇语网

(1)烷烃命名y7R篇语网

①烷烃命名的基本步骤y7R篇语网

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y7R篇语网

②原则y7R篇语网

A.最长、最多定主链y7R篇语网

a.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y7R篇语网

b.当有几个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y7R篇语网

B.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y7R篇语网

a.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的一端为起点编号,即首先要考虑“近”。y7R篇语网

b.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则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即同“近”,考虑“简”。y7R篇语网

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而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的两个方向编号,可得两种不同的编号系列,两系列中各位次和最小者即为正确的编号,即同“近”、同“简”,考虑“小”。y7R篇语网

c.写名称y7R篇语网

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相应的某烷,在其前写出支链的位号和名称。原则是: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指明。阿拉伯数字用“,”相隔,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用“­”连接。y7R篇语网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y7R篇语网

①选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作为“某烯”或“某炔”。y7R篇语网

②编号位:从距离双键或三键刚刚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y7R篇语网

③写名称:将支链作为取代基,写在“某烯”或“某炔”的前面,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y7R篇语网

(3)苯的同系物命名y7R篇语网

①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y7R篇语网

例如: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苯,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生成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y7R篇语网

②将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编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给另一个甲基编号。y7R篇语网

四、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y7R篇语网

1.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步骤y7R篇语网

2.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y7R篇语网

(1)元素分析y7R篇语网

①定性分析y7R篇语网

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y7R篇语网

②定量分析y7R篇语网

将一定量有机物燃烧后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并测定各产物的量从而推算出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最简单整数比。y7R篇语网

③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y7R篇语网

用CuO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后,产物H2O用无水CaCl2吸收,CO2用KOH浓溶液吸收,计算出分子中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其余的为氧原子的含量。y7R篇语网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y7R篇语网

①原理y7R篇语网

样品分子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质谱图y7R篇语网

②质荷比:分子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的数据即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y7R篇语网

3.分子结构的鉴定y7R篇语网

(1)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y7R篇语网

①化学方法: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官能团,再制备它的衍生物进一步确认。y7R篇语网

②物理方法: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y7R篇语网

(2)红外光谱(IR)y7R篇语网

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不同官能团或化学键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y7R篇语网

(3)核磁共振氢谱y7R篇语网

①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不同;y7R篇语网

②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y7R篇语网

4.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y7R篇语网

(1)元素分析y7R篇语网

①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y7R篇语网

最常用的是燃烧分析法。将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碱液吸收,称重后即可分别计算出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y7R篇语网

②氧元素质量分数的确定y7R篇语网

(2)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规律y7R篇语网

①最简式规律y7R篇语网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例相同。y7R篇语网

要注意的是:y7R篇语网

a.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y7R篇语网

b.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y7R篇语网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y7R篇语网

a.含有n个碳原子的醇与含(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y7R篇语网

b.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y7R篇语网

③“商余法”推断烃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y7R篇语网

a.得整数商和余数,商为可能的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的氢原子数。y7R篇语网

b.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氢原子数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y7R篇语网

5.有机物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y7R篇语网

(1)蒸馏和重结晶y7R篇语网

(2)萃取分液y7R篇语网

①液――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y7R篇语网

②固――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y7R篇语网

(3)色谱法y7R篇语网

①原理: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y7R篇语网

②常用吸附剂: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y7R篇语网

y7R篇语网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相关文章:y7R篇语网

★ 高中化学选修2教案模板y7R篇语网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y7R篇语网

★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范例四篇y7R篇语网

★ 高一化学下册必修一教案模板y7R篇语网

★ 苏教版高一化学教案模板y7R篇语网

★ 高中化学选修一教案模板y7R篇语网

★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模板y7R篇语网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模板y7R篇语网

★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模板y7R篇语网

★ 中亚教案高中区域地理模板y7R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