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八年纪生物的教学方法大全
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原先的被动学习向积极探究与主动接受转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下面小编带来的中学八年纪生物的教学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生物的教学方法
今年新学期开始了,我依然带七年级1—4、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这学期开学时间为3月9号,时间短,而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多———七章,每一章都是中考重点,也有一定的难度。今天上午学校开了集体会议,分析了这学期的进度,陆主任把时间和能上几周的课程都告诉了大家,让大家提前有数安排好课程。回来后我和王文伟老师根据课本章数商定了这一学期计划,现写如下:
1、根据七上期末考试情况,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开学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拟订短时间学习方案。
2、采用多种措施,充分利用多煤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现在白板在班里特别实用,学校领导要求每一节课都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生物,提高兴趣。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好实验课,做好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课前教师要熟悉实验操作,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为中考实验打定基础。
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总结,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马上解决,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提高课堂效率。
5、每一章测验一次,随时关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帮助落后生。
本学期课程安排紧,教学任务重,我们不仅要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
中考生物学习方法
20__年11月6日—8日,临沂市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活动先后在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和沂水县沂新中学举行。这次优质课评选参赛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以及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和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四个课题的内容和活动都比较多,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对所有选手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幸的是经过各位选手精心的准备,使我在这次评选活动中看到了许多惊喜,收获了许多的经验,也激发了一些思考,现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简单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惊喜与收获
1、重视实验和探究。这次比赛,许多老师能把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落实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凸显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如“幼根的生长”,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依次通过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推测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以及幼根的生长主要与哪些部位有关。再如“真菌的结构”、“花的结构”、“发酵的原理”、“叶芽的结构”等,很多老师都在这些实验上花费了心思,一步步利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总结形成结论。这些老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让我们认识到:实验绝对不是一种验证性的过程,也不仅是实验技能的训练,我们要发挥它在知识生成中的作用。
2、课程资源丰富。参赛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课程资源,如实物、模型、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直观。如“制作米酒”,参赛教师录制了制作米酒的过程,把课本中单一的文字说明变成了老师或学生简单生动的演示说明,方法变得有趣而简单,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米酒文化”的介绍,让制作米酒这一内容从知识、技能的要求延伸到了对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教材的文字、图片难以体现生物这门课程中鲜活的生命特征,所以我们就要尽量去利用身边直观的教学资源,如有实物就不用模型,有模型就不用图片,根据地方特点、学校条件及学生情况去寻找一些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来落实我们的课程目标。
3、大胆创新注重实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方法指导,尤其表现在对难点的突破。《真菌》一节“观察青霉的结构”,很多选手指导学生利用规范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制作青霉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制作出来的装片学生只能看到散落的很多孢子,但难以看到直立菌丝以及上端着生的孢子图像。可有的老师打破常规,让学生把挑取的青霉或一小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放在载玻片上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它的边缘,却能清楚地看到直立菌丝和扫帚状排列的孢子。通过这个实验我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怎样算是正确的方法指导,关键看它能否帮助学生有效地达成活动目标。观察青霉的实验,目标不是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而是观察青霉的结构。
4、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近些年,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曾一度成为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的焦点。多媒体课件的确能以它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优点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往往有些老师对它过多依赖,忽视了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这次讲课比赛,选手们制作的课件可以说是简单实用,效果很好,同时,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的意义:老师站在那里代表一个细胞,突然,两臂向两侧伸开(建议单臂伸开更准确),代表长出了根毛,细胞的表面积增大了。这种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很形象。如果让学生亲自去做这个动作,我想这种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式是很深刻的。再如,有位老师利用矿泉水瓶等废弃物制作了受精过程的模型,我观察到学生拿在手里感觉很好奇,几人一起很主动地去研究它。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学习状态。还有,教师对板书的使用和设计,有的板书设计精美,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一笔一划的书写让知识的生成有了一种沉淀和力度。
二、问题与反思
任何一节课,都不会十全十美,这就是真实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一位老师,个人素质非常好,课的设计也很好,可惜最后时间稍有欠缺,这样的缺憾不免让人觉得惋惜。细细想来,课堂上有一个活动环节是没有必要的。对大多数参赛选手来说,为了准备一节参赛课,会收集很多资料,听取很多人的建议,最后面临的就是取舍的问题,有舍才有得。我们要充分考虑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课堂的生成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课堂预设进行,否则也不是一节成功的课。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不能把课设计的太满。
另外,大多数的课都是按照老师的预设在进行,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学生的倾诉,有的老师甚至没有倾听,没有回应。课堂上师生缺乏真正的交流互动,缺少思维碰撞,缺少一些生成的精彩。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的缘故吧。而怎样放,怎样收,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中考生物学习方法大全
我县生物研讨会前段时间在春寒料峭中在湖头中学隆重举行。首先听取两位教学优秀的老师的讲课,然后讲课老师说课,大家评课,然后四位生物这科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做了经验介绍。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现在简要总结一下。
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感觉受益匪浅。现在把我的听课心得简要总结一下。
首先听了湖头中学__老师的《生物与生物圈》,她的学案跟《同步学习探究》的路子一致,但是比《同步学习探究》更完美,亮点是把练习题按知识点分了类,把知识梳理部分分解开来学习,在完成知识梳理的部分知识点之后,马上跟上相关知识的练习题。在上课过程中上的比较流畅,学生配合较好。我感觉是一堂比较完美的课。
然后听了四中__老师讲的《人体的呼吸》这一课。他把课件与学案相结合,上的也很好。他的课的亮点是课件很形象的把呼吸的过程展现出来了。在学案中把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也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得很清楚,并讲解的很清楚。学案中练习题的设计也很有针对性。他的课上的也很流畅,学生配合也很好。我感觉严老师的课也是很成功的。
总之,听了这两堂课,我对复习课的上法有了大体的思路,觉得他们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会努力向他们的课靠拢。
下面是听了经验介绍后的心得:
首先辛集中学顾秀庆老师做了报告,他说这是他与他的同事薄老师共同研究生物教学的收获。报告指出:
1、明确思路,把握方向。
强调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技能训练。做到心中有课程标准,心中有方法,有学生。逐章复习时,要建立知识体系,要把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联系起来。、
2、精心备课,提高效率。
备课时首先要把握住复习目标,重难点。然后备学生,备习题,让学生做到做一题会一类。
3、放手给学生,知识梳理,学生完成,学生讲解,然后用检测弥补不足。
4、巩固提升,专题训练。
5、联系社会。多看与生物科有关的电视新闻。
6、精讲综合练习中出错率较高的题。
7、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重视复习课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先进生以激励为主,后进生以鼓励为主,多与学生沟通,人性化教学。然后蒲汪中学薛老师做的报告《会考思路与方法》。她的报告中指出,她的复习方法与湖头中学黄孝玲老师的上课方法一样,由知识梳理,到跟踪练习再到综合练习。她还强调了学生逆反心理强,应该注重思想教育,同时注重抓中考的边缘生。
然后,里庄中学的__老师做了《态度决定高度》的报告。她指出:
1、严格要求,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
2、认真钻研备课。课堂中落实126策略。
3、注重检测反馈。同步学习复习卷上的题既全面,又综合。特别注意看图做答题。第二轮复习时,打破界限。
4、做中考模拟题。精讲生做错题,讲优题,讲新题。
5、注意答题技巧的传授与交流。三中张尤刚老师的报告中特别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其他方面与上述几位老师讲的大同小异。
生物教研员__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只有把自己最好的保留下来,吸取别人好的方面,才能不断进步,教的越来越好。她特别强调要搞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不能闭门造车。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明白了要通过导课环节,通过学以致用等提高学生兴趣,明白了复习的思路,以及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关注边缘生的辅导,精选精讲练习等提高学生生物成绩的方法。受益匪浅。
中考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首先要了解试卷的结构构成特点。高考理科综合与单科考试不同,理、化、生三科在同一张试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般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排列,第Ⅱ卷(非选择题)按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排列。这样的试卷结构决定了卷子的难度顺序是分段递进的(而单科卷子难度是单向由易到难)。在面对综合科目考试时,建议如下:
1。每科内部排列一般是先易后难,答题时可先做优势学科,再做弱势学科;答每一科时可先做容易题,再做难题;时间分配上要科学合理,第I卷(满分126分)约50分钟,第II卷(174分)约85分钟,余下15分钟用于重点检查或补做难题。合理安排时间,就要解决“快”和“准”的问题,没有准确性的快并不可取,原则是“准确第一,稳中求快”。
2。临场切记:“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有些考生看到试题比较简单而粗心大意失分。还有些考生一看到试题难度较大,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答题的信心。不要啃住难题不放,否则容易造成心理紧张,影响答其他题思路。这一点很重要,遇到一个题目,思考3~5分钟仍理不清思路,可视为难题暂时放下,在草纸上作好记录,以防遗忘。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容易题和中档题上,最后再去解决难题。
除此之外,还应尽量做到规范解题。高考计算题解答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这是做计算题应尽量满足的要求。
3。如果一个题目不能全部做出来,也一定要把能做出来的写在试卷上。高考评分是分步给分,理科综合题每一步的分值也不算小,有时写一个方程就能得几分。
4。缜密审题,通读全题。不但要读题干,还要读题目所要解答的问题,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内容。要审关键词,如试题中的过量、少量、等量、无色、酸性、碱性、充分反应、短周期、静止、匀速、自由落体、无氧、有氧、一对(两对)染色体等词。审题目要求,如写电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棋盘格式遗传图解、分枝式遗传图解等。审解题突破口,这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是各类推断题、有机合成题等。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问法,就有不同的解答要求。因此题型决定出题的方向、解题的方法、结果表达的形式等。
初中生物生活化体验式教学
生活化体验式教学的融入,可以为初中生物课堂注入很多新的色彩,能够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及素养展开有效锻炼。初中生物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上有较好基础,很多知识点都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我们要多尝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构建生活化的趣味课堂,让生活化体验式教学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知识内容。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生活化体验式课堂有不同的构建形式,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将自己的背景知识用于辅助课本内容的理解吸收中,实现高效课堂的营造。学生具备的很多生活知识或者说来自于生活中的常识,往往可以成为大家理解吸收课本中教学内容的背景及依托,对此,我们要非常了解,并且对于学生已有的这部分知识经验加以充分利用。以这样的模式组织构建的课堂教学不仅会更有活力,学生理解吸收很多具体知识内容的障碍也可以消除,能够让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效率更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各种利用形式,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学开端进行知识导入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教学铺陈,以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吸引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理解认识新知内容形成铺垫。比如:教学“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花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总体来说,花的结构学生并不具备体系化的认识。一说到花,学生想到的大概首先是花冠,还可能会认为花冠就是花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课堂上我们在给学生讲解花的结构时要在这一认知上首先进行更正,要让学生意识到,花的主要部分并非花冠,而是雄蕊和雌蕊。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有序、重点突出地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以这样的方式构建的教学实施过程,总体上既实现了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应用,同时,也弥补了学生过往认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偏差,可以让学生体系化地接触新课内容,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探究情境
设计问题探究教学情境,这种方法在课堂上经常会用到,我们在展开这样的教学环节时,不妨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或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构建,融入生活常识的问题创设更容易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教师在设计教学展开过程,尤其是设计提问内容时,首先要结合教学知识点思考探析,学生在这个领域或者这个方面具备哪些背景知识。在这个前提下,再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以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导入教学知识点,实现高效课堂的营造。例如:学习“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时,教师可以以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作为教学开端,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知识入手,举许多生活中的事例,如“煮菜时不放水,锅里也会有很多水,水从哪儿来?”“到菜市场买菜,往往会挑叶片舒展、植株挺拔的菜,这是为什么?”以这样的设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会在问题的激发下思维越来越活跃,并且会在对于这些生活化背景的问题的探究中,逐渐了解与认识到本课内容的知识重点,给学生系统化地学习吸收新课内容形成良好的教学开端。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这是一种非常灵活有效的教学组织与构建的方式,这样的提问模式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且形成更加深入的对于新课内容的了解与探究兴趣。
三、设计生活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是生物课教学中的重要构成,我们在组织与设计实验课时,也可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新课程标准下,对于生物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创设探究性实验,以此来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原因。探究性实验的展开中,最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展开一些基于生活背景的问题的思考分析,然后自己设计实验方法流程,对于相应问题展开分析验证。这样的实验课起到的训练效果会更明显,学生操作起来相对轻松,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的锻炼也更深入。因此,我们在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中,可以多尝试生活化的实验探究活动的组织设计,在深化知识教学的同时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学习完呼吸作用,了解了其原理后,为了让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实验课题让学生来探究,如让学生探究水果的保鲜条件。基于这个具备生活化色彩,同时相对开放的实验探究主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加以完成。先由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的新鲜苹果在下列三种情况的保鲜效果:室温、低温;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干燥、湿润。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水果保鲜的适宜条件: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整个实验学生在小组配合的背景下完成,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后,会对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及学习印象。因此,我们应当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化实验探究活动,这对于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形成很有帮助。
上一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中学生物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