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草到签署的全方位指南
引言: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份合作协议?
记得几年前,我和一位朋友决定合伙开一家咖啡店,我们俩都是咖啡爱好者,聊起创业计划时热血沸腾,恨不得第二天就开业,但当我们真正开始筹备时,才发现很多细节问题都没谈清楚——比如谁负责运营、利润怎么分配、如果一方想退出怎么办?由于没有书面协议,我们的合作很快陷入混乱,最终甚至影响了友谊。
那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无论关系多好,合作前一定要签订一份清晰的《二人合作协议书》,它不仅是一份法律文件,更是双方信任的保障,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份实用的合作协议模板,希望能帮助你在合作中少走弯路。

第一部分:合作协议的核心条款
1. 合作双方的基本信息

任何协议的第一步都是明确“谁和谁合作”,这部分看似简单,但很多人会忽略细节,如果一方是公司,另一方是个人,那么合同的主体要写清楚全称、身份证号或营业执照号。
举个例子,我和朋友当初只是简单写了名字,后来才发现他用了曾用名注册公司,导致合同执行时遇到麻烦,建议在协议开头详细列明:
- 甲方(姓名/公司名称):XXX,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
- 乙方(姓名/公司名称):XXX,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
2. 合作内容与分工
这部分是协议的核心,决定了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很多人喜欢写得很模糊,共同经营咖啡店”,但这样容易引发争议。
更合理的写法是具体描述:
- 甲方负责店铺租赁、装修及财务管理;
- 乙方负责产品研发、员工培训及日常运营;
- 重大决策(如投资超过X万元)需双方一致同意。
小故事:我见过一对合伙人,A负责技术,B负责市场,但合同没写清楚“技术决策权归谁”,结果B擅自更换了技术方案,导致项目失败,分工越细,合作越顺。
第二部分:财务与利益分配
3. 出资方式与股权比例
钱的问题最容易引发矛盾,所以一定要写清楚:
- 双方各出资多少?是现金、实物还是技术入股?
- 如果后续需要追加投资,如何处理?
- 股权比例如何分配?是否与出资比例一致?
我和朋友最初约定各出50%,但他后来资金紧张,由我垫付了部分装修费,由于没写进合同,最后算账时很麻烦,所以建议加上:“若一方未按约定出资,另一方有权调整股权比例或要求补偿。”
4. 利润分配与亏损承担
盈利了怎么分?亏损了怎么扛?常见的方式有:
- 按股权比例分配;
- 按贡献比例分配(比如一方全职,一方兼职);
- 设定保底收益(如甲方每月固定分X元,剩余利润再分配)。
关键点:如果合作涉及长期项目,建议约定“利润分配周期”(如季度/年度),避免早期盈利被一方独占。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与退出机制
5. 合作期限与终止条件
没有永恒的合伙关系,所以协议要提前考虑“散伙”的可能。
- 合作期限是1年、3年,还是长期?
- 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前终止?(如一方严重违约、长期不参与经营)
- 终止后如何清算资产?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位创业者,合伙人在项目中期突然退出,但由于合同没写退出条款,导致公司陷入僵局,后来他学聪明了,在新协议里加上:“若一方退出,另一方有权以市场价收购其股权。”
6. 保密与竞业限制
如果合作涉及商业秘密(如配方、客户资源),务必加上保密条款。
- 合作期间及终止后X年内,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商业信息;
- 合作期间不得从事同类竞争业务。
注意:竞业限制不能无限期,一般2-3年比较合理,否则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第四部分:争议解决与签署事项
7. 争议解决方式
再好的合作也可能有摩擦,所以协议要约定如何解决纠纷,常见方式:
- 友好协商(优先推荐);
- 调解(找第三方机构协调);
- 诉讼(写明管辖法院,比如甲方所在地)。
个人建议:尽量选择协商或调解,诉讼成本高且伤感情。
8. 合同签署与生效条件
别忘了让协议具备法律效力:
- 双方签字并按手印(公司需加盖公章);
- 注明签订日期和地点;
- 可附加附件(如出资证明、知识产权清单)。
小技巧:如果是重要合作,建议去公证处公证,增强法律效力。
合作的关键是“先小人,后君子”
很多人觉得和朋友签合同“伤感情”,但我的经验恰恰相反——清晰的协议反而能保护感情,它就像一份“合作说明书”,提前规避了未来的争吵。
如果你正准备与人合伙,不妨参考这份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的合作不是靠口头承诺,而是靠白纸黑字的保障。
二人合作协议书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