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的生物教案

来自 小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年级生物教案优秀6篇z3A篇语网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年级生物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z3A篇语网

7年级的生物教案z3A篇语网

7年级的生物教案篇1

z3A篇语网

教学目标:z3A篇语网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大变化,z3A篇语网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的增多,体积增大有关。z3A篇语网

3、说出染色体的大致变化z3A篇语网

教学重点:目标1、2z3A篇语网

教学难点:目标1、3z3A篇语网

电教手段:投影(幻灯片)z3A篇语网

实验教具:显微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z3A篇语网

教学过程:z3A篇语网

[回顾]z3A篇语网

1、播放幻灯片: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z3A篇语网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是什么?z3A篇语网

[问题情境]z3A篇语网

播放投影:参天大树,一头老牛z3A篇语网

T:参天大树是由一粒种子长大的,一头老牛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那么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到大呢?z3A篇语网

S:自由发言,小组讨论z3A篇语网

T:(总结)是由于生物体的细胞的数目增多和体积的增大。z3A篇语网

[新研究]细胞的分裂(板书)z3A篇语网

T: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细胞是怎样增多的z3A篇语网

S:(讨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就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z3A篇语网

T:我们来看看细胞的分裂过程z3A篇语网

[观察]P34z3A篇语网

T:请同学们阅读该部分的目的、器材,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玻片标本。z3A篇语网

[指导]z3A篇语网

T:1、正确使用显微镜。z3A篇语网

2、目镜用16X,物镜用10X。z3A篇语网

3、移动载玻片,找到细胞分裂的区域。z3A篇语网

4、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z3A篇语网

5、在实验册上大致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z3A篇语网

6、小组对照(前后两组),看谁能找到书中的图4—1上a、b、c三个细胞。z3A篇语网

7年级的生物教案篇2

z3A篇语网

【学习目标】z3A篇语网

1、学生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z3A篇语网

2、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z3A篇语网

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z3A篇语网

教学重难点:z3A篇语网

1、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z3A篇语网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z3A篇语网

教法学法: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和z3A篇语网

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人类食物奥秘。同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z3A篇语网

第一课时z3A篇语网

【知识准备】预习课本资料z3A篇语网

【学习内容】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z3A篇语网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z3A篇语网

回答:1、食物中所含的六大营养物质是:z3A篇语网

和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z3A篇语网

2、三大产热营养素是、、z3A篇语网

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z3A篇语网

回答:3、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里才能被吸收利用。人z3A篇语网

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左右。z3A篇语网

4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代谢活动。例如,儿童缺钙会患病,(成人患症)钙的来源主要是,深绿色和等食物;缺钙会造成,补铁的食物主z3A篇语网

要有、、和等食物。z3A篇语网

5、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糖类主要包括没甜味的z3A篇语网

等。糖类主要来自和食物。z3A篇语网

6、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供。成人缺少蛋白质会出现肌肉萎缩等现象。蛋白质主要从和豆类中获得。z3A篇语网

7、通常作为备用能源的物质是。、等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z3A篇语网

脂肪。z3A篇语网

8、维生素可分为维生素两大类,常见的维生素中属于脂溶性的有和;z3A篇语网

属于水溶性的有和。z3A篇语网

9、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素可维持人体,是其他营养成分不可替代的,人体缺维生素A时易患缺维生素D时z3A篇语网

【学习小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z3A篇语网

【达标检测】z3A篇语网

10、课后思考与练习P81-5z3A篇语网

11、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鱼肝油等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等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牛肉、动物的,各种的外皮中;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的和中;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动物中。z3A篇语网

12、李奶奶刚刚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不仅给她开了药,而且还要求她加强营养,进行食物辅助治疗。在下列物质中,请你帮她选择,她最需要的食物是:A鸡蛋B牛奶C带鱼D猪肝()z3A篇语网

13、组成细胞的有机物是、、和。三大产热营养素是、、。z3A篇语网

1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水B无机盐C糖类D蛋白质z3A篇语网

15、缺乏维生素C时会患病.A消化不良B坏血病C佝偻病D夜盲症z3A篇语网

16、晓明刷牙时,经常会出现牙龈出血,你应建议他多吃()z3A篇语网

A肉类和蛋类B奶类和蔬菜C豆类和水果D蔬菜和水果z3A篇语网

17、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A水B糖类C蛋白质D脂肪z3A篇语网

7年级的生物教案篇3

z3A篇语网

[教学目标]z3A篇语网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z3A篇语网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z3A篇语网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z3A篇语网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z3A篇语网

[教学重点和难点]z3A篇语网

1、重点:酸雨探究实验,其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z3A篇语网

2、难点:设计酸雨探究实验的方案,掌握实验的注意要点,进一步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z3A篇语网

[课前准备]z3A篇语网

(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z3A篇语网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探究提示、练习设置、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z3A篇语网

(3)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需要,准备投影或多媒体设备。z3A篇语网

[教学方法]z3A篇语网

探究解决式教学法。z3A篇语网

[课时安排]z3A篇语网

1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z3A篇语网

[导入]z3A篇语网

向学生展示一些“温室效应”与“酸雨”带给环境危害的图片和没污染环境图片,以对比的形式展现,呈现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之大,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危害的共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z3A篇语网

[教学过程]z3A篇语网

教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北极是什么样子的呢?z3A篇语网

学生:白雪茫茫,北极熊、、、、、、z3A篇语网

教师:冰天雪地,就像图片这样对吧?但是啊,它也有可能是这样子的,雪地融化掉了,北极熊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想象中的森林应该是这样子的,茂密葱郁,但是它也有可能是这样子的。在欧洲的建筑上他们经常会采用一些雕塑使到建筑更加华丽美观,大家看一下这些雕塑,经过了60年的变迁,已经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了。还有我国著名景点乐山大佛,非常雄伟、壮观,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它从当初的炯炯有神变得千疮百孔。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老师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吧”,并不是,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有时候却牺牲了环境作为代价,同样环境也将反作用于我们,大家刚才看到的图片就是“温室效应”和“酸雨”带给我们危害。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z3A篇语网

采用小组竞赛的课堂形式,答对一题加一分,答错一题倒扣一分。让学生阅读实验探究和PPT图片上的信息,完成给出的两道填空题。z3A篇语网

教师:讲解PH值(酸碱度)的相关知识,并对两种溶液作酸碱判断。结合图片描述酸雨的形成原理以及过程,普及我国酸雨类型以及分布地区。分析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原理。适当提问学生,并且与学生一起探究实验原理。再让学生了解完整实验过程,鼓励学生有兴趣可以回家去做实验。提问“如果将实验中的20颗绿豆改为5颗好不好?为什么?”。z3A篇语网

学生:不好,因为5颗绿豆实验结果有随机性。z3A篇语网

教师:结合实验数据表格,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酸雨对植物有抑制作用。讲解酸雨的危害以及控制酸雨问题的相关措施。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z3A篇语网

1、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z3A篇语网

2、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z3A篇语网

学生:z3A篇语网

1、成分有差别,真实酸雨由水、硫酸、硝酸所构成。模拟酸雨由水和食醋构成。z3A篇语网

2、不一定,那些物质会随着大气流动,到其他地区形成酸雨。z3A篇语网

教师:点评答案,再用两道练习巩固。z3A篇语网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析回答。z3A篇语网

教师:讲解废旧电池给环境带来什么危害,还有如何控制废旧电池污染的措施。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的危害,以及普及两个废旧电池危害的例子(水俣病、痛痛病)。教育学生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给予练习巩固。z3A篇语网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回答。z3A篇语网

教师:除了刚才说的全球性污染问题“酸雨”和“废旧电池污染”,还有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讲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其导致的危害。再给予同学两个思考讨论问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答完之后点评答案。讲解“臭氧层破坏”的成因和它导致的危害,再给出练习巩固。z3A篇语网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z3A篇语网

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从表格填空中重新回顾所学的知识内容。播放“保护环境公益视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整个课堂的表现给予点评,赞扬第一的小组并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z3A篇语网

课堂结束,布置作业。z3A篇语网

7年级的生物教案篇4

z3A篇语网

教学目标z3A篇语网

知识目标:z3A篇语网

1、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z3A篇语网

2、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z3A篇语网

能力目标:z3A篇语网

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学生规范操作的技能。z3A篇语网

情感目标:z3A篇语网

1、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对学生进行遵守实验室纪律的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z3A篇语网

2、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z3A篇语网

知识体系图解z3A篇语网

本节教学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z3A篇语网

《观察细胞的用具》这部分内容,通过对显微镜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今后实验教学打下基。'z3A篇语网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步入中学后的第一节实验课,课本从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收镜,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叙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认真组织并上好起始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纪律,对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z3A篇语网

本节的重点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z3A篇语网

教法建议z3A篇语网

这节实验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实验课,因此,开始实验操作前,应进行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设施的教育,注意将实验过程组织好。z3A篇语网

这一节课的重点要放在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上。这一节课不要求观察载有实验材料的玻片标本(只要求观察诸如贴有“上”字薄纸的代用玻片标本)。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弄清楚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z3A篇语网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达到教学目标:z3A篇语网

(1)让学生参看课本上的插图,对照显微镜实物,自己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训练,然后经过学生的归纳、概括,课后通过填写《实验报告册》及时进行反馈,来检查教学效果。这样可以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师应强调的是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有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操作步骤的顺序、重点内容,并及时表扬在操作和纪律上表现好的学生。通过这种“纲要化”处理,提高学生记忆的选择性,有利于记住最关键的东西;z3A篇语网

(2)尽量的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反复多次练习,以提高学生记忆的牢固性;并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形象性。z3A篇语网

教学设计方案z3A篇语网

课题:观察细胞的用具z3A篇语网

重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z3A篇语网

难点:第一次实验课的组织z3A篇语网

教学手段:以学生个人及小组活动为主z3A篇语网

教学设计思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教材中用图表示得很清楚,教师不需要讲的过多或过细,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教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z3A篇语网

教学过程:本节内容为1课时。z3A篇语网

导入:显微镜是一种可将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物体放大的仪器。z3A篇语网

活动一: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分的结构及用途z3A篇语网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9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利用实物观察并记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用途。z3A篇语网

(观察前,教师需先讲解显微镜的提取、安放。即: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靠在胸前,平稳的置于桌面。)z3A篇语网

2、同组同学相互考查记忆结果。z3A篇语网

3、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利用挂图或实物讲解。z3A篇语网

教师总结(重点介绍反光镜、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z3A篇语网

活动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z3A篇语网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10的图片和相关文字,按要求用显微镜观察“上”字装片。z3A篇语网

2、由于对显微镜使用还不够熟练,要求学生练习时动作要轻,以免损坏显微镜。z3A篇语网

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巡视,并急时纠正学生的错误。z3A篇语网

教师总结:显微镜的操作过程提问: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有什么不同?2、放大倍数的计算。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得出结论:1、物像与实像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z3A篇语网

活动3:学习玻片标本的类型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一片树叶,感受在显微镜中的视野状况。z3A篇语网

提问:为什么视野中看不到图像?如何才能在显微镜下到树叶的微观结构?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汇报z3A篇语网

教师总结:显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z3A篇语网

玻片标本的种类z3A篇语网

(1)永久性玻片标本:可长期保存。z3A篇语网

(2)临时性玻片标本:不用长期保存。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阅读P10玻片标本的类型,并在给出的永久玻片中找出相对应的切片、涂片、装片。z3A篇语网

三、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册z3A篇语网

板书设计:z3A篇语网

第一节观察细胞的用具z3A篇语网

一、 显微镜的使用z3A篇语网

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z3A篇语网

2、对光z3A篇语网

3、观察z3A篇语网

4、整理z3A篇语网

二、玻片标本:z3A篇语网

切片z3A篇语网

涂片z3A篇语网

装片z3A篇语网

探究活动z3A篇语网

自制简易显微镜z3A篇语网

目的:通过自制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z3A篇语网

材料:圆形花镜片两个;马粪纸(鞋盒也可)一张;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小镜片一个;铁丝和圆钉若干;乳胶;小木条。z3A篇语网

制作方法:z3A篇语网

1、取长15~20厘米马粪纸,宽以花镜片周长为准,宽出1厘米即可,卷成筒状。z3A篇语网

2、用透明胶条将花镜片分别固定在纸筒两端。z3A篇语网

3、取10厘米X10厘米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中央开直径为1厘米孔一个。z3A篇语网

4、在三合板一边的中点和相对的两角处各粘一个高5~8厘米的木条腿。z3A篇语网

5、在三合板(相当于载物台)的上面两后腿的中间位置竖直粘一个高20厘米的小木条。z3A篇语网

6、用铁丝(10号铅丝)弯成一镜筒支架。一端套住镜筒,另一端固定竖直木条上(手动其一端可使镜筒上下移动)。z3A篇语网

7、在三合板下面,用铁丝弯一个反光镜支架,将小镜片装片上,固定在通光孔下。z3A篇语网

8、使用时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即可,注意用手上下移动镜筒时要轻慢和稳(放大倍数依花镜的度数而定)。z3A篇语网

7年级的生物教案篇5

z3A篇语网

预习提示z3A篇语网

1.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 、 和 。z3A篇语网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设计 个变量。z3A篇语网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你知道哪些例子可以证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z3A篇语网

教学目标z3A篇语网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z3A篇语网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z3A篇语网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z3A篇语网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z3A篇语网

教学重点z3A篇语网

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z3A篇语网

教学难点z3A篇语网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z3A篇语网

课时安排1课时z3A篇语网

教学过程z3A篇语网

一、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z3A篇语网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学生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z3A篇语网

二、 探究的一般过程z3A篇语网

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z3A篇语网

三、 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z3A篇语网

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z3A篇语网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z3A篇语网

四、 实验探究z3A篇语网

班额适中的,可在班级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若班额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组自己选择实验地。(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z3A篇语网

五、 结果交流z3A篇语网

非生物因素z3A篇语网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z3A篇语网

生物因素z3A篇语网

z3A篇语网

空气z3A篇语网

温度z3A篇语网

水分z3A篇语网

捕食关系z3A篇语网

竞争关系z3A篇语网

合作关系z3A篇语网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z3A篇语网

7年级的生物教案篇6

z3A篇语网

教学目标z3A篇语网

知识目标z3A篇语网

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z3A篇语网

2、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两种传粉方式,能够举例说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z3A篇语网

能力目标z3A篇语网

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z3A篇语网

情感目标z3A篇语网

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z3A篇语网

教学建议z3A篇语网

知识体系图解z3A篇语网

教材分析z3A篇语网

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开花,花开才能传粉,传粉的结果是产生种子和果实。植物的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传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z3A篇语网

不同的植物,它们的传粉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一种植物来说,传粉的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具有什么样的传粉方式,这与植物本身花的结构有关,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不同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为多结果实和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z3A篇语网

2、从教学的安排看,讲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时候,北方的学校已进入了秋季,而秋季开花的植物相对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有计划的提早安排采集的种类、时间、地点。也可以在不同的开花季节,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制成幻灯片以备课上之用。z3A篇语网

教法建议z3A篇语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开花现象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所以讲述时要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知识,并要强调开花时花的各部分都已发育成熟,花被展开,花蕊显露出来。z3A篇语网

对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可以先通过录像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z3A篇语网

有的学生误以为玉米植株上雄花的花粉落在雌花的柱头上,也属于自花传粉。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自花传粉的概念,并指出凡是单性花都不可能进行自花传粉。z3A篇语网

建议教师要求学生在异花传粉植物生长开花季节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时要设置对照植株(即除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外,其他方面的情况尽可能相同的植株),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看出人工辅助授粉的效果。z3A篇语网

教学设计示例z3A篇语网

重点:花的传粉方式;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z3A篇语网

难点:对虫媒花和风媒花的观察和比较。z3A篇语网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z3A篇语网

设计思想:z3A篇语网

对于开花和传粉的概念,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一定准确,所以本节课通过学生对录像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z3A篇语网

教学过程:(1课时)z3A篇语网

一、导入:z3A篇语网

复习提问:1、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z3A篇语网

2、花的结构中哪些结构最重要?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题。z3A篇语网

二、讲授新课:z3A篇语网

(一)开花:z3A篇语网

出示录像:展示花开的时期。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z3A篇语网

提问:1、你见过哪些植物的花?z3A篇语网

2、植物的一生中能开几次花?z3A篇语网

3、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一样?z3A篇语网

4、有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开花?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z3A篇语网

讲解:z3A篇语网

1、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几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z3A篇语网

2、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一旦开花后,每年到时开花,一直到死亡。z3A篇语网

3、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高温才能开花,如莲;有的植物需高温暗光下才能开花,如晚香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梅花等。各种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z3A篇语网

(二)传粉:z3A篇语网

讲解:“花开之后,雌蕊和雄蕊暴露出来,就要完成传粉的过程。那么传粉是指什么呢?花的传粉方式都一样吗?”z3A篇语网

出示投影,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特点。z3A篇语网

出示录像:介绍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z3A篇语网

总结:z3A篇语网

1、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z3A篇语网

2、异花传粉中包括昆虫传粉和风力传粉。z3A篇语网

提问:请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哪一种更具有优势?z3A篇语网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z3A篇语网

讲解:z3A篇语网

从生物学意义来看,异花传粉植物后代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而且植株强壮,开花多,结实丰富。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知道,农作物实行自花传粉,后代表现不好。z3A篇语网

异花传粉虽然产生活力强的后代,但当遇到不利的自然条件时,传粉没有保证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授粉不均时,就需要人工辅助授粉。z3A篇语网

出示人工授粉的挂图,讲解人工授粉的方法。z3A篇语网

板书设计:z3A篇语网

第二节 开花和传粉z3A篇语网

一、开花:z3A篇语网

1、开花的习性:z3A篇语网

(1)一年生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就开花。z3A篇语网

(2)二年生植物:生长到第二年开花。z3A篇语网

(3)多年生植物:生长到一定年龄才开花。z3A篇语网

2、影响开花的因素:光照、温度。z3A篇语网

二、传粉:z3A篇语网

1、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z3A篇语网

2、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z3A篇语网

(1)依靠昆虫传粉:虫媒花z3A篇语网

(2)依靠风力传粉:风媒花z3A篇语网

3、人工辅助传粉z3A篇语网

探究活动z3A篇语网

人工辅助授粉z3A篇语网

实验目的:z3A篇语网

1、认识人工辅助授粉在增产上的重要意义。z3A篇语网

2、学会人工辅助授粉的基本操作方法。z3A篇语网

材料用品:田间开花的向日葵、剪刀、纱布或绒布、厚马粪纸、棉花。z3A篇语网

实验准备:z3A篇语网

把马粪纸剪成大小与向日葵花盘相仿的圆形,在马粪纸上铺垫4~5厘米厚的棉花,中央铺得厚些,四周可铺得薄些,在棉絮上蒙纱布或绒布,缝制成凸形扑子,扑子后面再缝一个顶子,以便手握,也可用毛巾叠起代替扑子。z3A篇语网

方法步骤:z3A篇语网

1、当向日葵开花时,挑选晴朗的早晨(8-11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前必须摘去分出的花枝,只留下主干上的花盘,以免营养分散。z3A篇语网

2、左手托住花盘,右手持粉扑。把扑子紧贴在花盘上,象扑粉似的轻轻扑几下,让花粉落到柱头上。也可以两手将邻近的两个花盘拉拢,面对面扑粉似地进行授粉。z3A篇语网

3、人工辅助授粉必须进行2-3次,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z3A篇语网

实验结果:z3A篇语网

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经过人工辅助授粉的植株比没有授粉的植株果实饱满、产量高。z3A篇语网

不同的向日葵在不同的时间开花。同一株向日葵,花盘周围的花先开,中央的花迟开。因此人工辅助授粉必须连续进行2-3次。z3A篇语网

z3A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