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十篇)

来自 天天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爱莲说》课文教案,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Ef4篇语网

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1Ef4篇语网

一、导入 新课Ef4篇语网

(上课前按“播放”键播放音乐,上课开始按“停止”键停止音乐,开始导入 。)Ef4篇语网

同学们,今天是我和大家的第一次合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字,课题是《爱莲说》。Ef4篇语网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导入 新课”键放莲花组图)Ef4篇语网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回答,一律加以肯定)Ef4篇语网

解说:莲花确实是诗意盎然的。历来就有许多咏莲的名句,如姜夔的名句“一一风荷举”;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Ef4篇语网

二、体裁作者Ef4篇语网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按放图像)Ef4篇语网

1、 同学读“说”的介绍。Ef4篇语网

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偏重于论述道理。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解释呢?Ef4篇语网

明确: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的作者。Ef4篇语网

2、(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Ef4篇语网

教师补充: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Ef4篇语网

三、前提测评Ef4篇语网

在读课文之前,先请大家对照屏幕上映出的生词,把它在课文上画出来,并能正确朗读。(放注音,并请同学读,点“问号”播放“答对了”,如答错了可点上面的小天使动画,可播放“不对哟”声。正音并全班读,注意“鲜”的读音,可用现代汉语组词来区别,并读一下该词所在)Ef4篇语网

四、朗读训练Ef4篇语网

1、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按“读”放课文录音)课文读完后,按椰树上方可回到界面。Ef4篇语网

2、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课文朗读中有两个错别字,可让同学边听边找)Ef4篇语网

3、请同学们轻声的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Ef4篇语网

4、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Ef4篇语网

总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Ef4篇语网

五、思考讨论Ef4篇语网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Ef4篇语网

2、请同学来根据课文注释,把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一遍。(按图中书上的小按钮放图像,分页指名复述,并解释加点字)(解释课文的最后一页是巩固练习,如时间不够可跳过,直接按右下角的按钮即可进入下一步。)Ef4篇语网

3、现在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这次我们请女同学来读第一段,男同学来读第二段,女同学的声音应当是清新悦耳,男同学的声音应当是铿锵有力,我们比比谁读得更好。(同学读)Ef4篇语网

4、总结:都读得不错。但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的读出来,我们还要仔细体会。我们一起看课文的内容。Ef4篇语网

5、看课文分析题。(问题三个)Ef4篇语网

⑴问题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课文分析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按下面的向右的箭头即可)Ef4篇语网

答:比作君子。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表现的品格: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Ef4篇语网

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Ef4篇语网

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Ef4篇语网

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同学体会得很好。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作者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注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一起朗读一下这个长句。(予独爱……)Ef4篇语网

⑵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Ef4篇语网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Ef4篇语网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我们来讨论一下。君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课文注释: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总结打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Ef4篇语网

隐逸者呢?(课文注释: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打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Ef4篇语网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打出:贪慕荣华,追名逐利)Ef4篇语网

那么,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Ef4篇语网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我们齐背这三个排比句。(予谓菊……君子者也)Ef4篇语网

⑶问题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Ef4篇语网

答:“菊之爱……宜乎众矣。”在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个表示感叹的词“噫!”表示作者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生答: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Ef4篇语网

总结:对,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Ef4篇语网

点拨: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Ef4篇语网

六、能力训练Ef4篇语网

1、了解托物言志。(按图中的红球,放概念)Ef4篇语网

2、 按下面的红箭头,略作解释,放范例。Ef4篇语网

解说范例:梅花不畏霜雪,高洁不俗,有独特的风范,这正是作者本人这样一个革命的女性的象征,作者以梅自喻,梅花抒写了傲岸不羁、有随俗俯仰、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Ef4篇语网

3、 练习托物言志的写法。Ef4篇语网

解说:请同学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放图像)大家可以参照我屏幕上放出来的各种花木,也可以任意地另找一种。可以在纸上写一下,然后先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我们再一起交流。Ef4篇语网

七、作业 布置Ef4篇语网

1、背诵这篇课文。Ef4篇语网

2、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笔本上。Ef4篇语网

八、退出课堂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2Ef4篇语网

教学内容和步骤Ef4篇语网

一、导入 新课(略)。Ef4篇语网

二、解题。Ef4篇语网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Ef4篇语网

三、简介作者。Ef4篇语网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借花述志。Ef4篇语网

四、诵读课文。Ef4篇语网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提示学生读准下列字音。Ef4篇语网

甚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màn)不枝Ef4篇语网

亵(xiè) 噫(yì) 鲜(xiǎn)有闻Ef4篇语网

2.学生齐读。Ef4篇语网

五、串析课文。(围绕下列问题逐一展开讨论,涉及到的较难的文言词句顺便作些解释。)Ef4篇语网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Ef4篇语网

理解:直接写莲的句子主要是第4句、第5句的最后一个分句。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Ef4篇语网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Ef4篇语网

理解:“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Ef4篇语网

3.文章题目是“”,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Ef4篇语网

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Ef4篇语网

4.本文除衬托手法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Ef4篇语网

理解:①排比(如第⑤句);②比喻(如第⑤句);③对偶(如“莲之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④反问(如第⑧句)。Ef4篇语网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Ef4篇语网

理解:散句和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Ef4篇语网

六、背诵全文。Ef4篇语网

七、布置课外作业 。Ef4篇语网

1.找出课文中的“之”字,并分别指出它们的意义或用法。Ef4篇语网

2.以某种植物为题材,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Ef4篇语网

教学设计(B)Ef4篇语网

教学设想Ef4篇语网

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诵读、背诵课文,是短文两篇的教学重点。理解学习类比手法的运用是《陋室铭》的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映衬手法是《》的教学难点 。Ef4篇语网

短文两篇应以诵读(包括背诵)为主,以讲为辅.达到当堂成诵。用抓“文脉”的方法快速记诵,背诵课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必多作发挥。点到为止。Ef4篇语网

教学安排两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Ef4篇语网

第一课时Ef4篇语网

教学内容和步骤Ef4篇语网

一、导人新课。Ef4篇语网

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学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Ef4篇语网

彩屏显示:彩图及课题《陋室铭》。Ef4篇语网

二、检查预习。Ef4篇语网

彩屏显示:Ef4篇语网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Ef4篇语网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Ef4篇语网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不蔓不枝Ef4篇语网

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Ef4篇语网

三、录音范读课文《陋室铭》。Ef4篇语网

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划出疑难之处,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Ef4篇语网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题(基本扫除文字障碍)Ef4篇语网

五、指导朗读。骈文的节奏按意义划分。骈句要读出节奏(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五字句的节奏多为二一二),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齐读《陋室铭》。Ef4篇语网

六、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Ef4篇语网

1.释题。Ef4篇语网

课题中的“陋室”是所托之物,“铭”指的什么?引导学生看注释①。Ef4篇语网

2.文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为什么?Ef4篇语网

讨论后,明确:“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因为第四句是比喻;也是类比,是以虚衬实。作者所要说明的意思是“惟吾德馨”。中间八句写室中生活情状,是室主人“德”的外在表现。最后一层隐含“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Ef4篇语网

3.作者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生活情景的?Ef4篇语网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描写了陋室幽雅动人的景色,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是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中人的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方面来描写的,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Ef4篇语网

4.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Ef4篇语网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Ef4篇语网

5.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Ef4篇语网

明确: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子过来,达到最完美的思考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Ef4篇语网

6.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Ef4篇语网

明确;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Ef4篇语网

7.熟读并当堂背诵全文。Ef4篇语网

8.默写全文。Ef4篇语网

第二课时Ef4篇语网

一、导入 课文。Ef4篇语网

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它是以哪种花来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也写了《》。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Ef4篇语网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Ef4篇语网

彩屏显示:课题及彩图。Ef4篇语网

二、检查预习。Ef4篇语网

1.完成课后练习二。Ef4篇语网

2.指名口译本文大意。教师订正误处。Ef4篇语网

彩屏显示译文。Ef4篇语网

3.全班齐读课文。Ef4篇语网

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只作点拨。Ef4篇语网

1.讨论文体。Ef4篇语网

《》是一种怎样的文体?Ef4篇语网

讨论后明确: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Ef4篇语网

2.讨论重点段落的理解。Ef4篇语网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只爱莲花呢?Ef4篇语网

讨论后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这段话中7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一位同学结合这幅莲花图来谈谈。Ef4篇语网

彩屏显示:莲花图。Ef4篇语网

明确;“淤泥”和“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清高风度。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等高贵的气质,才会让人肃然起敬。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者的感受来说的。Ef4篇语网

齐读第一段。Ef4篇语网

3.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Ef4篇语网

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Ef4篇语网

明确:从“莲,花之君子”中可看出是君子的化身。Ef4篇语网

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Ef4篇语网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彩屏显示:莲花图。Ef4篇语网

作者借连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志?Ef4篇语网

明确: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Ef4篇语网

齐读第一段并当堂背诵。(指导学生背诵)Ef4篇语网

4.引导学习映衬的手法。Ef4篇语网

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要淡到菊花和牡丹?从文中找出写菊与牡丹的句子。Ef4篇语网

明确:“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第一段)“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第二段)Ef4篇语网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Ef4篇语网

明确:因为菊花不臣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些都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这又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有某种类似之处。Ef4篇语网

由此我们知道作者对菊也是肯定的,菊是正面形象。它对写莲有何作用呢?Ef4篇语网

明确:正面衬托莲的形象。Ef4篇语网

明确: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的。Ef4篇语网

5.引导分析结尾。Ef4篇语网

文章结尾几句,运用了哪些句子,发了哪些感慨?有什么含义?Ef4篇语网

明确:以感叹词“噫”独立为句,引发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不仅有“少”之意,更有“难得”之意;二叹爱莲者少,用短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用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Ef4篇语网

四、布置作业 。Ef4篇语网

1.默写全文。Ef4篇语网

2.补充练习。(彩屏显示)Ef4篇语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Ef4篇语网

(1)可爱者甚蕃 ____________Ef4篇语网

(2)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Ef4篇语网

(3)中通外直 ____________Ef4篇语网

(4)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Ef4篇语网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Ef4篇语网

(6)予谓菊 ____________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3Ef4篇语网

●教学设计:Ef4篇语网

一、莲花欣赏,交流引读。Ef4篇语网

1、图片展示:学生欣赏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莲花,并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Ef4篇语网

例:《乐府》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Ef4篇语网

唐诗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Ef4篇语网

2、交流引读:同学们,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这里的莲以高尚纯洁的形象出现,表现出它特有的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质。(板书课题及作者)Ef4篇语网

3、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Ef4篇语网

4、题解: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Ef4篇语网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Ef4篇语网

1、读一读:Ef4篇语网

①教师示范诵读课文,学生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Ef4篇语网

蕃 淤泥 濯 清涟 妖 蔓 枝 益 亭亭 净植 亵玩 焉Ef4篇语网

②学生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Ef4篇语网

③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Ef4篇语网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Ef4篇语网

蕃 濯 谓 隐逸 君子 噫 鲜 宜乎 者也Ef4篇语网

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Ef4篇语网

设置问题情景一:Ef4篇语网

♂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Ef4篇语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Ef4篇语网

讨论明确:Ef4篇语网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Ef4篇语网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Ef4篇语网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Ef4篇语网

♂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Ef4篇语网

讨论明确: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Ef4篇语网

设置问题情景二:Ef4篇语网

♂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Ef4篇语网

讨论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Ef4篇语网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Ef4篇语网

讨论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Ef4篇语网

设置问题情景三:Ef4篇语网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讨论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Ef4篇语网

♂谁爱菊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Ef4篇语网

♂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写"牡丹"仍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Ef4篇语网

设置问题情景四:Ef4篇语网

♂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Ef4篇语网

讨论明确:Ef4篇语网

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Ef4篇语网

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Ef4篇语网

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Ef4篇语网

课文中的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四、借花喻人,归纳主题。Ef4篇语网

1、借花喻人:Ef4篇语网

♂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Ef4篇语网

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Ef4篇语网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Ef4篇语网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Ef4篇语网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Ef4篇语网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声远播的君子。Ef4篇语网

♂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Ef4篇语网

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惋惜”的情感? 对于牡丹,作者更多的是“鄙视”。Ef4篇语网

2、归纳主题:Ef4篇语网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Ef4篇语网

3、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Ef4篇语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Ef4篇语网

1、总结存储: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Ef4篇语网

学生可能这样说: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Ef4篇语网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Ef4篇语网

2、课外延伸:Ef4篇语网

①背诵默写课文。Ef4篇语网

②仿写《爱莲说》以“爱___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爱之物的所托之志。Ef4篇语网

(武原镇中学 陆海峰)Ef4篇语网

附:板书设计Ef4篇语网

爱莲说Ef4篇语网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Ef4篇语网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Ef4篇语网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Ef4篇语网

托物 言志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4Ef4篇语网

【教学目标】Ef4篇语网

1、了解“说”这种文体。Ef4篇语网

2、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Ef4篇语网

3、学习本文映衬的手法。Ef4篇语网

4、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Ef4篇语网

5、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Ef4篇语网

【重点、难点】Ef4篇语网

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重点。Ef4篇语网

2、映衬的手法是本课难点。Ef4篇语网

【教学过程】Ef4篇语网

一、导入新课Ef4篇语网

1、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Ef4篇语网

2、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盛开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1、了解“说”这种文体。Ef4篇语网

2、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Ef4篇语网

3、学习本文映衬的手法。Ef4篇语网

4、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Ef4篇语网

5、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Ef4篇语网

三、解题Ef4篇语网

莲:即莲花;“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课件演示课题及作者)Ef4篇语网

四、介绍作者(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周敦颐,宋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Ef4篇语网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Ef4篇语网

五、诊断测试Ef4篇语网

1、给加点的字注音:(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Ef4篇语网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Ef4篇语网

2、词解释:(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蕃:多Ef4篇语网

染:沾染(污染)濯:洗涤Ef4篇语网

亵:亲近而不庄重Ef4篇语网

鲜:很少Ef4篇语网

宜:应当Ef4篇语网

六、指导朗读Ef4篇语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要读得一气贯通。二字句一般“二二”结构,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结构。Ef4篇语网

七、学生读课文,准备翻译Ef4篇语网

八、学生口译本文大意Ef4篇语网

九、(课件演示)译文Ef4篇语网

第一段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Ef4篇语网

第二段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Ef4篇语网

十、讨论点拨Ef4篇语网

1、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2、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结合莲花图谈)(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Ef4篇语网

十一、你认为莲花有哪些高尚品质Ef4篇语网

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Ef4篇语网

十二、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Ef4篇语网

作者爱莲花,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因为它是一种人格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Ef4篇语网

作者借莲花形象来言君子之志,是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Ef4篇语网

明确: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涟而不媚于世。处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刚正不阿,不攀附权贵,这是莲的气质风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写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怀,表明自己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君子之风)(再齐读那些句子)Ef4篇语网

十三、作者用“噫“字引出主旨,表示深沉的感慨Ef4篇语网

1、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Ef4篇语网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Ef4篇语网

3、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Ef4篇语网

明确:衬托手法 以菊花正衬,以牡丹反衬。Ef4篇语网

十四、Ef4篇语网

本文作者托物言志着重刻画了莲花的精神气质,而当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写荷花的名篇。(课件演示第四段)比较阅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节选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Ef4篇语网

明确:《荷》文着重描绘月光下荷塘的优美景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Ef4篇语网

十五、总结(课件演示)Ef4篇语网

1、请同学们总结中心思想。Ef4篇语网

作者赞美莲的优美形象的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爱的品格,抒发了鄙弃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思想感情。Ef4篇语网

2、写作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手法)Ef4篇语网

作者借物(莲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特点必须与志的特点相通。Ef4篇语网

3、修辞手法:Ef4篇语网

比喻、拟人、映衬(用甲事物来陪衬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说的一面分外鲜明,或交相辉映。)Ef4篇语网

十六、形成性测试Ef4篇语网

1、默写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Ef4篇语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2、作者眼中的莲花具有哪些品质?Ef4篇语网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等。3、作者借赞美莲花表达了自己什么志向?Ef4篇语网

表达了作者要做品德高尚的人的愿望。Ef4篇语网

十七、作业Ef4篇语网

1、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Ef4篇语网

2、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5Ef4篇语网

教学目标:Ef4篇语网

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Ef4篇语网

2、能力目标:学习文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Ef4篇语网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Ef4篇语网

教学重点:Ef4篇语网

1、理解文章的内容。Ef4篇语网

2、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Ef4篇语网

教学难点:Ef4篇语网

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Ef4篇语网

2、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Ef4篇语网

教学准备:Ef4篇语网

学生预习:对照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Ef4篇语网

教师准备:课件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词内容。Ef4篇语网

课件二: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Ef4篇语网

课件三:四个讨论题。Ef4篇语网

1、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Ef4篇语网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Ef4篇语网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Ef4篇语网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Ef4篇语网

《爱莲说》 随堂练习Ef4篇语网

教学方法:Ef4篇语网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Ef4篇语网

教学过程:Ef4篇语网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Ef4篇语网

语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吗?(一生背,再齐背,然后多媒体展示诗词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它着重描写了哪一种花?(生答:荷花)(多媒体展示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它也称芙蕖、莲花,在我国古代,就被人们所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荷花为题材的文言文,课题是《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Ef4篇语网

二、分析题目,简介作者。Ef4篇语网

1、分析题目。Ef4篇语网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际,莲花盛开,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一说,然后师小结:题目“爱莲说”意思就是论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Ef4篇语网

2、简介作者(让学生先自由介绍,然后教师小结)Ef4篇语网

本文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哲学家,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Ef4篇语网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Ef4篇语网

1、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Ef4篇语网

2、指生个别读,然后让学生正音。(师强调指出:鲜读第三声 xian。)Ef4篇语网

3、自由诵读。Ef4篇语网

4、齐读。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Ef4篇语网

四、分组自学,交流讨论。Ef4篇语网

1、借助于工具书,再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Ef4篇语网

2、质疑。(向老师提问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的解释或翻译)Ef4篇语网

3、带着爱莲的感情齐读课文。(语言导入:我们已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道作者为什么爱莲了,这次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Ef4篇语网

4、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及时给予评价)Ef4篇语网

五、品位赏析,把握主题。(多媒体出示4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Ef4篇语网

1、 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Ef4篇语网

(生口答,师进行小结) (板书:莲 君子(不同流合污、正直、声名远扬、庄重、令人敬重)(师指出:在这里,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像这种借赞花来赞人的写法,我们叫它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边板书:托物言志)Ef4篇语网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Ef4篇语网

(生答:菊和牡丹 分别比做隐逸者和富贵者)(板书:菊 隐逸者 牡丹 富贵者)(师指出:这里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Ef4篇语网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Ef4篇语网

(提示: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尚,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写莲就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Ef4篇语网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Ef4篇语网

(提示历来人们都把牡丹当作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们追求富贵,追求名利。牡丹在文中是一个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作者对此是持否定的批判态度)Ef4篇语网

六、总结全文,概括中心。Ef4篇语网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品德高尚的君子形象,鄙弃了追逐名利、贪图富贵的世风,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七、随堂练习,进行巩固。Ef4篇语网

八、布置课外作业。Ef4篇语网

1、熟读并背诵课文。Ef4篇语网

2、搜集有关写莲花的古诗句。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6Ef4篇语网

教学目标Ef4篇语网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3、了解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Ef4篇语网

二、技能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Ef4篇语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Ef4篇语网

教学课时:Ef4篇语网

一课时Ef4篇语网

课前准备Ef4篇语网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Ef4篇语网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教学过程:Ef4篇语网

一、情境导入Ef4篇语网

同学们,见过莲花吗?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Ef4篇语网

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Ef4篇语网

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Ef4篇语网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Ef4篇语网

题解Ef4篇语网

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Ef4篇语网

说说本文写作背景。Ef4篇语网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Ef4篇语网

二、感知课文Ef4篇语网

听录音朗读Ef4篇语网

朗读指导:①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②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Ef4篇语网

扫清生字词Ef4篇语网

í fán ū zhuó dí lián xiè ì ī xiǎnEf4篇语网

颐 蕃 淤泥 濯 洗 涤 清涟 亵玩 逸 噫 鲜Ef4篇语网

3,学生齐读课文Ef4篇语网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Ef4篇语网

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 “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相同。Ef4篇语网

5,指名朗读Ef4篇语网

三、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Ef4篇语网

2、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莲 君子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 (出… …不妖) -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 (中… …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气质 (亭……亵玩焉) ----清高 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这种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Ef4篇语网

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Ef4篇语网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Ef4篇语网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Ef4篇语网

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Ef4篇语网

流露出作者鄙视的情感? 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对照板书,齐背课文。Ef4篇语网

四、总结:Ef4篇语网

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Ef4篇语网

五、能力训练。 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 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Ef4篇语网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 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7Ef4篇语网

目标:Ef4篇语网

1、熟读成诵;Ef4篇语网

2、品析莲的形象美;Ef4篇语网

3、感悟诗人的品德Ef4篇语网

设想:读析品分四块推进Ef4篇语网

课时:一课时Ef4篇语网

程序:Ef4篇语网

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并阅读课文注释及练习Ef4篇语网

二、导入:教师检查对词义的理解。“之”、“焉”、“者也”、“噫”、“矣”等虚词和若干实词Ef4篇语网

三、分四块推进Ef4篇语网

(一)朗读Ef4篇语网

1、备读:要求畅读五分钟,每个人都必须讲出这篇文章之所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Ef4篇语网

2、学生尽情朗读Ef4篇语网

3、课堂发言:如:散句与骈句的交错运用,长句短语的错落有致,叙述、描写、议句的熔为一炉、疑问句、感叹句的穿插使用。全文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诵读起来格外舒畅。Ef4篇语网

(二)析读Ef4篇语网

1、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诵读课文Ef4篇语网

2、教师出思考题:Ef4篇语网

①全文的主体形象和陪衬形象。(莲——菊和牡丹)Ef4篇语网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Ef4篇语网

③文章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文章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Ef4篇语网

(三)讲读Ef4篇语网

对课文需要着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有:Ef4篇语网

1、直接写莲花的句子,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句句赞莲花,又是句句赞君子,既是描写,又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情趣和清高思想。Ef4篇语网

2、第一段文字是状物,第二段文字是言志。状物意在赞颂君子的品德,言志则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Ef4篇语网

(四)抄读和背读Ef4篇语网

课末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行完成。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8Ef4篇语网

一:教学目标:Ef4篇语网

1、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Ef4篇语网

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二:教学重点:Ef4篇语网

1、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Ef4篇语网

2、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三:教学难点:Ef4篇语网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Ef4篇语网

2、掌握本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Ef4篇语网

四:学习过程:Ef4篇语网

(一)、预习导入:Ef4篇语网

1、了解“说”这种文体Ef4篇语网

"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Ef4篇语网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Ef4篇语网

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Ef4篇语网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Ef4篇语网

3、读准字音。Ef4篇语网

颐() 淤() 濯()亵()Ef4篇语网

清涟() 不蔓()不枝 噫()Ef4篇语网

鲜()有闻(二)课堂探究Ef4篇语网

(二)课堂研讨Ef4篇语网

1、初读美文Ef4篇语网

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把握节奏Ef4篇语网

2、听录音,再读课文,读出语气及情感Ef4篇语网

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Ef4篇语网

蕃:独:染:濯:益:植:Ef4篇语网

亵:鲜:宜:Ef4篇语网

重点句子翻译:Ef4篇语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Ef4篇语网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Ef4篇语网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4、找出文章主旨句Ef4篇语网

5、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莲的,分别赞美了君子的哪些品格?Ef4篇语网

6、文章为什么写菊和牡丹?Ef4篇语网

7、文章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Ef4篇语网

(三)拓展延伸。Ef4篇语网

1、积累关于莲花的古代诗词。Ef4篇语网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心的认识和看法?Ef4篇语网

(四)反馈检测:Ef4篇语网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Ef4篇语网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Ef4篇语网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Ef4篇语网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Ef4篇语网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Ef4篇语网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Ef4篇语网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Ef4篇语网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Ef4篇语网

答:Ef4篇语网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Ef4篇语网

答:Ef4篇语网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Ef4篇语网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Ef4篇语网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Ef4篇语网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Ef4篇语网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Ef4篇语网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Ef4篇语网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Ef4篇语网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Ef4篇语网

14解释“之”Ef4篇语网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③无丝竹之乱耳之:④何陋之有之:Ef4篇语网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Ef4篇语网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f4篇语网

答案Ef4篇语网

课堂探究Ef4篇语网

2、语气如:Ef4篇语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应轻读。Ef4篇语网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作者抒发自己志向的一句,应用慨叹的语气来读,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则是对世人追求富贵之风的一种鄙夷,应用讽刺的语调读。Ef4篇语网

“菊之爱”一句,有惋惜的意思,陶渊明虽不同于世人,但是和作者的喜好也不尽相同,作者认为只有像莲花这样“出污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此对“菊之爱”一句应该读出惋惜的语气。Ef4篇语网

第二段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是肯定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后面的“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强调的语气,应比前两句读得重一些。Ef4篇语网

4、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Ef4篇语网

5、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Ef4篇语网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傲Ef4篇语网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Ef4篇语网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Ef4篇语网

亭亭净植——志洁行廉Ef4篇语网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端庄令人尊重Ef4篇语网

6、菊:品格高洁超凡脱俗——正衬Ef4篇语网

牡丹:贪慕富贵追逐名利——反衬Ef4篇语网

7、运用了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节操Ef4篇语网

反馈检测参考答案Ef4篇语网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Ef4篇语网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Ef4篇语网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Ef4篇语网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Ef4篇语网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Ef4篇语网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Ef4篇语网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Ef4篇语网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Ef4篇语网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Ef4篇语网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Ef4篇语网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Ef4篇语网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Ef4篇语网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Ef4篇语网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Ef4篇语网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Ef4篇语网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Ef4篇语网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Ef4篇语网

12.D(2分)Ef4篇语网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Ef4篇语网

14.①的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Ef4篇语网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Ef4篇语网

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Ef4篇语网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Ef4篇语网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9Ef4篇语网

导入新课Ef4篇语网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Ef4篇语网

作者简介Ef4篇语网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Ef4篇语网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Ef4篇语网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Ef4篇语网

解题Ef4篇语网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Ef4篇语网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Ef4篇语网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Ef4篇语网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Ef4篇语网

师:一学生带读Ef4篇语网

2、全班朗读课文Ef4篇语网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Ef4篇语网

3、教师范读Ef4篇语网

理解重点字词Ef4篇语网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Ef4篇语网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Ef4篇语网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Ef4篇语网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Ef4篇语网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Ef4篇语网

植宜Ef4篇语网

3、一词多义:Ef4篇语网

(1)“之”字用法Ef4篇语网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Ef4篇语网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Ef4篇语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Ef4篇语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Ef4篇语网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4、词类活用:Ef4篇语网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Ef4篇语网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Ef4篇语网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Ef4篇语网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Ef4篇语网

5、翻译全文Ef4篇语网

分析课文Ef4篇语网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Ef4篇语网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Ef4篇语网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Ef4篇语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Ef4篇语网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Ef4篇语网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Ef4篇语网

味道——香远益清Ef4篇语网

姿态——亭亭净植Ef4篇语网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Ef4篇语网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Ef4篇语网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Ef4篇语网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Ef4篇语网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Ef4篇语网

味道——香远益清Ef4篇语网

(美名远扬)Ef4篇语网

姿态——亭亭净植Ef4篇语网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Ef4篇语网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4篇语网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Ef4篇语网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Ef4篇语网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Ef4篇语网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Ef4篇语网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Ef4篇语网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Ef4篇语网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Ef4篇语网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Ef4篇语网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Ef4篇语网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Ef4篇语网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Ef4篇语网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Ef4篇语网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Ef4篇语网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Ef4篇语网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Ef4篇语网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Ef4篇语网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Ef4篇语网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Ef4篇语网

结束语:Ef4篇语网

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Ef4篇语网

《爱莲说》课文教案实用篇10Ef4篇语网

教学目标:Ef4篇语网

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Ef4篇语网

知识目标:Ef4篇语网

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Ef4篇语网

能力目标:Ef4篇语网

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Ef4篇语网

情感目标:Ef4篇语网

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Ef4篇语网

学习者特征分析:Ef4篇语网

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乐趣。Ef4篇语网

教学过程:Ef4篇语网

一、导入Ef4篇语网

生展示关于荷的诗句Ef4篇语网

二、作者简介Ef4篇语网

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Ef4篇语网

三、词句闯关Ef4篇语网

1、解释加点的字Ef4篇语网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Ef4篇语网

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Ef4篇语网

2、翻译下面的句子Ef4篇语网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Ef4篇语网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Ef4篇语网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为。Ef4篇语网

④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Ef4篇语网

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Ef4篇语网

①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Ef4篇语网

②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Ef4篇语网

四、美点探寻Ef4篇语网

(一)、聆听课文,享受文章美Ef4篇语网

1、 听读课文。(教师背诵课文,配乐。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荷之风韵)Ef4篇语网

2、 小组合作,疏通词句Ef4篇语网

(二)、 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Ef4篇语网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Ef4篇语网

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Ef4篇语网

(三)、 读懂课文,领悟品格美【小组讨论完成】Ef4篇语网

1、 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Ef4篇语网

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Ef4篇语网

(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近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Ef4篇语网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Ef4篇语网

(追求名利富贵)Ef4篇语网

4、 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Ef4篇语网

小结: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将三种花人格化了,带上了自己的喜好。可见,《爱莲说》是一篇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的文章,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比喻之中,这就是“说”。Ef4篇语网

(四)、 读懂作者,领悟思想美Ef4篇语网

1、 在三种花中,作者很明显最喜爱莲。从哪句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Ef4篇语网

2、 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莲花有哪些特点?Ef4篇语网

3、 作者喜爱莲、赞美莲,实质上是赞美君子的品格。你觉得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来说,庄重。结合作者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是那么困难,生淤泥而不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来说,正直;亭亭净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来说,清高。Ef4篇语网

五、难点质疑Ef4篇语网

菊有什么特点?Ef4篇语网

结合你的积累陶渊明为什么爱菊?Ef4篇语网

六、 读出自我,提升精神境界Ef4篇语网

讨论:莲是花中君子。你如何理解君子的品格?今天我们还需要像莲一样的君子精神吗?Ef4篇语网

七、 才华展示Ef4篇语网

围绕“莲香四溢—莲文化魅力探寻”这一主题,查资料寻找莲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可用不同艺术形式来表现:画,文字,多媒体,歌曲,舞蹈,表演等。Ef4篇语网

八、师小结Ef4篇语网

Ef4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