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生活中,在你所做的记录里,你一定感受到了爱,其实爱很简单,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个微笑……这都是亲情的流露。《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的感情也是深深的打动了小编,所以小编特意整理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希望大家喜欢。
【课前活动】
师:老师知道大家都非常爱学习,而且也非常关心时事,那我可要问问大家了,刚刚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知道吗?
生:美国总统大选。
师:那你知道谁当选了?
生:布什。
师:他的竞争对手是谁啊?
生:克里。
师:你们知道得可真不少!听说过巴勒斯坦吗?那里有一位民族伟人叫…
生:阿拉法特。
师:他倡导和平,有一句话被世人们广为流传,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吗?
生:我是带着橄榄枝和自由主义战士的枪来到这里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师:是啊,就是这句话被人们称为名人名言。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还积累了许多名人名言,谁想说说?
生:……
评析:课前活动既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又为自然入课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由“名言”引入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的名人名言,在老师的心中还有一句话,虽然不是出自名人之口,但是却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催我奋进,这句话就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板书)这就是我心中的名言,轻声地读读吧,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生:父亲对儿子说的。
师: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预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板书课题。)
评析:从“名言”入手,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悟文章主题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生自由读文。)
师:浏览完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你能体会出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吗?
生:父亲守信用。
师:这是你的体会,别人呢?
生:父亲说到做到,他爱自己的儿子。
三、研读体会“爱”
师:(师板书:爱)看来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已有所体会了,就是这份爱,也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心,而且我每读一遍这种感受就尤为强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用笔勾画出来,可以把你的体会写在书旁,也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交流学习,老师巡视。)
师:刚才大家有的动笔写,有的和同伴说,非常认真,谁来说说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
生:我觉得第三段最能触动我的心,因为他看到学校倒塌后,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父亲这时特别伤心。
师:是啊,此时父亲是多么伤心,那带着你的体会读读吧。
(生读第三段。)
(师导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生接:“阿曼达我的儿子。”体会父亲的心情。)
师:父亲伤心欲绝,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就是这句话,这句承诺,使父亲很快镇定下来,决定去救儿子。谁还想从其他地方说说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
生:从6、7、8这几段最能触动我的心。
师:为什么?
生:父亲不顾别人的阻挡,宁愿牺牲自己,还坚持救儿子,我觉得特别感动。
师:再读读这部分吧(示CAI),小组交流一下,相信有了同伴的帮助,你会有更深更多的体会。
(小组交流学习,师巡视。)
师:谁说说?
生:父亲一直在挖,因为他爱儿子。
生:他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想法,说明他爱儿子。
师:是啊,面对人们的劝解,父亲一直执著的说……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让我们带着心中的体会在分角色读读这部分。
(指名分角色读,)
师:你觉得父亲此时的心情……?
生:伤心。
师:再读读这句,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心情吗?
(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感受到父亲心情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是怎么读让大家感受到父亲的心情的?
生:读的时候慢一些,语气轻一点。
师:谁还想试着读读?
(生读。)
师:语速很慢,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是多么的悲伤啊。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读法?父亲心中难道只是悲伤吗?
还很着急,着急救出儿子。
师: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焦急的心情吗?
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怎么读的?
生:读的时候快一些。
师:读的时候语速要快一些,你们也试试?
(生自由读。)
师:谁试试?
(指名读。)
师:焦急中也是对儿子的爱,不同的语速,不同的读法,代表你不同的体会,对,我们就应该这样读!无怨的关怀,无悔的关爱,父亲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儿子,这难道不能触动我们每个人的心吗?谁还想从其他地方谈?
生:我觉得第11自然段最能触动我的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父亲已经浑身是血迹了还坚持挖,多感人啊!
师:让我们看看此时此刻的父亲吧!(示:CAI)注意观察时要有顺序。(电子教鞭指头、身、手。)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父亲的头都破了。
生:我看到父亲身上都是血,而且衣服已经破烂不堪了。
师:眼睛……
生:目光坚定。
师:如果把他们说的结合起来,就又全面又具体了,谁再说说?
生:父亲的头已经破了流出了鲜血,身上手上也被划出了斑斑血迹,衣服早已破烂不堪,可父亲的目光还是如此的坚定。
师:是啊,8小时过去了,他满脸灰尘,双手早已被磨破,可他还在挖着,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12小时过去了,他更加疲惫了,可他人在坚持。
师:24小时过去了,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双手早以血肉模糊,可他没有停下来,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36小时过去了,父亲仅凭着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分分秒秒中都包含了对儿子的爱(示板书)让我们带着心中的体会再读这句话。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多么可亲可敬的父亲啊!
(另一生读。)
师: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心中不变的信念,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支撑着,到了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
生: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师:谁接着读?
生: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师:打断一下,想想,父亲挖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睡,此时要见到儿子了,他的心情……
生:激动。
师:是啊,太激动了,38个小时的疲劳完全消失了,再读读。
生: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师:喊了吗?
生:没有。
师:再试试!
生: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师:很好,情真意切。接着读。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师:注意这有个逗号,读时停顿短一些,读得快一些。我试试好吗?
(师范读,生试读。)
师:往下读。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多么坚定的语气啊!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小年纪的阿曼达竟如此的处世不惊,他多么了不起啊,你能再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师:注意,读时声音要?
生:颤抖!
师:这时父亲心里?
生:特别激动。
生:紧张。
师:再试着读读。
(生读、师范读、生体会读。)
师:接着读。
生:读“不!”
师:语气要?
生:坚定。
师:对,要斩钉截铁。
生:读“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多么勇敢的儿子啊!他是多么先人后己啊!这伟大的父爱,让阿曼达产生了信赖,这伟大的父爱,是父与子之间的心连着心,这伟大的父爱是儿子坚信……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了不起的父亲,才有了这了不起的儿子!让我们在读读这段对话来记住这了不起的父与子。
(指名读。)
师:正是这种爱,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这对父与子走过了巨大的灾难,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得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
师:文章通过大量的对话描写,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对话中,我们体会到了父子之间的感情,窥探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我们的心都为之颤动,谁还想再读读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让我们用心去回味这个感人的故事。
(生配乐朗读全文。)
师:看,同学们在静静地听着,你的读感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其实父母之爱天下皆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真实的故事。那是1999年的秋天,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小子灏到贵州旅游,他们兴致勃勃的登上了高空缆车,准备到山上去欣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当缆车上升到100多米20层楼那么高时,突然发生了故障,一声巨响,缆车以飞快的速度下滑,重重地重重地摔在了山下的水泥平台上,当场死了14人,伤了22人;我想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为小子灏的命运担忧着,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一个年仅两岁的小孩子哪有自我保护能力啊,他肯定必死无疑,可是他却安然无恙,因为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最后时刻,子灏的父母用双手举起了他,替他挡住了灾难,拦住了死神,就在这一瞬间,小子灏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可就在这一瞬间,疼爱他的爸爸妈妈却永远的离开了他。子灏的父母是伟大的,就在那紧急的最后一刻,他们放弃了自己求生的机会,用双手举起了子灏,给了他生的机会,给了他第二次的生命,他们所做的一切在我们的心中堪称是壮举,而这壮举只是出于一种父母的本能,只是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昨天老师发给了大家几篇描写这种爱的文章,轻声的读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自由读《母爱,超越生命的爱》、《坠落过程》。)
师:谁说说?
生:通过读《母爱,超越生命的爱》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不仅我们的父母非常爱我们,动物的父母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
生:我知道了父母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生:我知道了父母的爱无时无处不在!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爱,但父母给我们的爱如沙漠中的一眼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课下让我们完成一项实践活动,感受来自父母对我们的爱!
生自由读,示CAI:
1、记录一周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
2、在你的生活中,在你所做的记录里,你一定感受到了爱,其实爱很简单,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个微笑……这都是亲情的流露,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成一篇文章送给你的父母。
师: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完成这项实践活动,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上一篇: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实录
下一篇:有关于《慈母情深》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