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

来自 毛毛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精选5篇)0tA篇语网

说课稿的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0tA篇语网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篇10tA篇语网

1 教材分析0tA篇语网

1.1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0tA篇语网

1.2 教学重点 ①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0tA篇语网

1.3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0tA篇语网

2 学情分析0tA篇语网

2.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0tA篇语网

2.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0tA篇语网

3 教学目标设计0tA篇语网

3.1 认知目标 ① 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 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0tA篇语网

3.2 智能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 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0tA篇语网

3.3 情感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 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0tA篇语网

4 教学方法设计 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0tA篇语网

5 教学过程概述0tA篇语网

5.1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提供感性材料 获得感知 布惑 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0tA篇语网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0tA篇语网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0tA篇语网

▲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0tA篇语网

5.2 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0tA篇语网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0tA篇语网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0tA篇语网

●学生讨论:(略)0tA篇语网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材料。 0tA篇语网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0tA篇语网

5.3 模拟、探究、剖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设计意图0tA篇语网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 (以上空白地方由学生填写)0tA篇语网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0tA篇语网

●学生讨论、交流:(略)0tA篇语网

●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 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为什么? 实际:只有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 结论1:“转化因子”—DNA, 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 引导提问: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 ②“旁栏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用144C和18O等同位素,行吗? 读图、分析:(挂图) 一亲代噬蔺体 寄主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5S蛋白质外壳 32P DNA0tA篇语网

◆结论2: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 投影一道探究性试题: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两者致病病斑不同,如下图,结合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各说明什么问题?整个实验说明什么?0tA篇语网

◆结论3: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0tA篇语网

5.4 归纳、小结0tA篇语网

(1)和学生共同整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 (2)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赞许,并教育学生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0tA篇语网

5.5 反馈运用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课堂检测题,以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0tA篇语网

6 教后体会 笔者就“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在平行班级进行了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在对照班,以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实验班以“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贯穿教学始终。对照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潜移默化地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过程来感染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对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的假设、预测、分析与综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树立自信心,原来自己的思维与科学家竟这样的相似,自己也能成为科学家。课堂检测表明,实验班当堂达标率很高,学生学的主动,学得轻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高度体现。

0tA篇语网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篇20tA篇语网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0tA篇语网

我说课的内容是《基因的结构》,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教科书选修第三章第二节《基因的结构》。本次说课包括四个部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0tA篇语网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0tA篇语网

一、教材地位0tA篇语网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指出:“高中生物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学生的必选课,要为理科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生物学基础。选修课课程内容的安排侧重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的基础知识,……以上选修课教学内容,与必修课内容既不重复,又有密切的内存联系,而且是必要的延伸和提高,力求做到从理科学生升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着重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新进展的内容,并且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我国生产、生物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实际”。0tA篇语网

1.本章教材承接了高中生物必修课中有关遗传学基本知识。0tA篇语网

本节是对必修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部分知识的补充,并使学生对基因在遗传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基因的结构》涉及到DNA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基因的概念、结构,复制及其表达,中心法则等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基因及其遗传机理在高二基础上取得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0tA篇语网

2.为学习《基因工程简介》打好基础。0tA篇语网

本章教材共包括三节:《细胞质遗传》、《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工程简介》。有关基因工程的内容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基因工程技术是四大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的核心技术.基因工程的学习又是在掌握基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从其所处的地位来看,本节教学内容对理解基因工程以至于第四、五章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0tA篇语网

二、教学目标分析0tA篇语网

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精神,本节应该达到如下目标:0tA篇语网

1.知识目标:0tA篇语网

认识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0tA篇语网

知道人类基因组研究0tA篇语网

2.能力目标:0tA篇语网

1.通过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学习的方法。0tA篇语网

2.理解编码区,非编码区和RNA聚合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0tA篇语网

3.情感目标:0tA篇语网

1.通过“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团结协作的精神。0tA篇语网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0tA篇语网

3.正确认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价值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艰巨性,通过阅读分析有关新闻报道,理解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否则会误导公众。0tA篇语网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0tA篇语网

1、教学重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0tA篇语网

落实方案:用多媒体课件说明原核细胞基因结构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区别。0tA篇语网

2、教学难点:原核和真核细胞基因非编码区上游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作用、真核细胞基因的间隔序列。0tA篇语网

突破策略:0tA篇语网

1)安排学生预习,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熟悉教材。0tA篇语网

2)使用多媒体直观显示真核细胞基因结构。0tA篇语网

第二部分:教法分析0tA篇语网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引导—发现”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学习,积极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0tA篇语网

《基因的结构》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所讲述的知识大多是微观的,知识难度较大,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微观结构宏观化,以形象思维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信息时代的学生要有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再发现”,增强思考和创造力.“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当前生物科技发展热点课题,媒体上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很多,而且各方面的论述都有:正面的、反面的,悲观的、乐观的……我收集了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讨论,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0tA篇语网

第三部分:学法指导0tA篇语网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习方法:确立学习目标——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练习与提高。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运用概念规则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本节内容不强调学生对基因的结构的死记硬背而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生物概念,真正理解,熟练应用,更注重第三层次的学习,目的是发展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0tA篇语网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0tA篇语网

我认为。一个能鼓舞自己的学生学习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__。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0tA篇语网

烈的学习愿望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0tA篇语网

一.温故知新,引出问题0tA篇语网

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知识经验,生成对本节相关内容的问题情景。精心设疑,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主动积极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0tA篇语网

1)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0tA篇语网

2)基因有什么功能?0tA篇语网

3)思考: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基因存在于人体的什么细胞中?为什么细胞含基本相同的基因,但只有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唾液淀粉酶、胃腺细胞中合成胃蛋白酶呢?这与基因的结构密切相关的,那么,基因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0tA篇语网

二.阅读自学,分析问题0tA篇语网

带问题阅读教材,观察课件,通过类比、推理、归纳,很自然就可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因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0tA篇语网

(一)要求学生带着下列思考题阅读教材《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部分内容0tA篇语网

出示思考题:0tA篇语网

1、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0tA篇语网

2、什么叫编码区?0tA篇语网

3、什么叫非编码区?其重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0tA篇语网

4、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分别是什么?它是如何催化DNA转录RNA的?0tA篇语网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教师归纳。0tA篇语网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__段,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遗传效应是指能转录为0tA篇语网

mRNA,继而翻译为蛋白质,或转录为核糖体RNA.转运RNA的功能。0tA篇语网

3、RNA聚合酶:位于编码区上游,其作用是催化DNA转录成RNA。0tA篇语网

(二)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部分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0tA篇语网

1、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如何?0tA篇语网

2、与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0tA篇语网

投影原、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并比较它们的异同。0tA篇语网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教师归纳。0tA篇语网

2、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特点: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基本相似,只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可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外显子)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内含子)隔开。而且外显子序列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0tA篇语网

3、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0tA篇语网

4.由旁栏思考题的解决过程加深对上述内容的理解。0tA篇语网

指导学生计算旁栏思考题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比例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外显子序列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从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因中调控序列的重要作用。0tA篇语网

(三)提供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有关内容,并分组讨论银屏出示的思考题,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归纳。0tA篇语网

1、研究对象:人体1—22号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22+XY)0tA篇语网

2、研究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即: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0tA篇语网

3、启动时间:1990年0tA篇语网

4、参与国家:美、英、法、德、日、中(我国承担其中1%的测序任务)0tA篇语网

5、研究意义:0tA篇语网

①对各种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0tA篇语网

②进一步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个体发育的机制,以及生物的进化等具有重要意义;0tA篇语网

③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0tA篇语网

三.疑难分析0tA篇语网

通过疑难分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0tA篇语网

1)编码区和编码序列的区别0tA篇语网

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是非编码序列,编码区不一定都是编码序列,编码区中也存在非编码序列,如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0tA篇语网

2)外显__基数目与对应蛋白质数目的关系,其核心是“碱基配对原则”及中心法则的应用。同时注意由已知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只能计算出基因中编码区的外显子所含的核苷酸数目,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中的核苷酸数目是计算不出来的。0tA篇语网

3)水稻基因组为什么只要检测12条染色体?而不像人类基因组那样需检测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0tA篇语网

水稻是雌雄通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人是雌雄异体的生物,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所以人类单倍体基因组就由22条常染色体DNA分子和XY两条性染色体DNA分子组成,而水稻的单倍体基因组只有12条染色体DNA.。0tA篇语网

四.小结与练习,巩固知识0tA篇语网

课堂小结,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重要知识进行总结整理,查漏补缺。形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堂练习的处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布置课后活动,搜集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报道。0tA篇语网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并结合多媒体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也要学生自主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学习。总之,努力改变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弱点或缺点,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0tA篇语网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篇30tA篇语网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0tA篇语网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对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这节课主要包括……和……等内容,它的学习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学好这节课还是很重要的。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0tA篇语网

通过分析,本节课具有3个特点:(1),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社会,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重视学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2),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注重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实验的步骤设计、具体细节处理等,还没有完全掌握(还不是很熟悉),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3),本节课注重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意识地设置了具有探究性质的教学活动同时通过以图代文,读表分析,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0tA篇语网

二、说教学目标0tA篇语网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德育)三方面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知识方面,我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理解……;其次能力方面,要养成(培养)学生……方面的能力;再次情感方面就是要引导他们培养什么态度,树立什么观念等等。0tA篇语网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0tA篇语网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高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大纲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包括……和……两点,而……是他们的薄弱环节,难以把握,比较抽象,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就是……0tA篇语网

四、说教法0tA篇语网

由于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本书又主要依实验为依托(在实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能够动手操作尤为重要。考虑到本课的特点,我准备采取设置情境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具体来说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采用播放……有关图片、视频等手段对……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0tA篇语网

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0tA篇语网

分组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0tA篇语网

五、说学法0tA篇语网

俗话说: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习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活学活用,而不是死板硬套死记硬背,具体说来我准备引导他们用理解记忆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方法来学习本课。0tA篇语网

六、说教学过程0tA篇语网

第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0tA篇语网

首先,我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温故知新。0tA篇语网

接着我将利用课件(视频小片段、图片播放)演示等播放……的图片(内容),引出新课(……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0tA篇语网

第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0tA篇语网

然后在讲授新课环节,接着利用课件演示……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0tA篇语网

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基础知识,从……讲起,……0tA篇语网

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只依照传统教学方法,照猫画虎式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步骤和方案,还要使学生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我采用播放……让学生自己通过……的观察0tA篇语网

分析,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方法,在实验中加深理解,变抽象内容为具体设计,更好地突破了重难点,更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索能力0tA篇语网

找同学描述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通过其他学生对其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方案(修改建议),最后由我及时进行总结并给出完善、详细的设计方案,并总结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1、提出实验假设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3、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分析,0tA篇语网

接着,再次让学生观察或思考试验流程,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指出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中有关操作的调控,我在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师生一起互动,突破难点0tA篇语网

在完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后,我将对教材中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适当引申,比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串联积累及其思维的展开,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接着进入第三环节0tA篇语网

第三,整体回顾,归纳小结0tA篇语网

最后,对本课进行小结,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那些内容需要学生记忆,比如……,那些需要理解,那些需要课下自己查阅资料。之后,布置作业,难度要适中,既兼顾基础,又有拔高锻炼0tA篇语网

最后,说我的板书设计,也是我说课的第四部分,我将这样设计本课的课堂板书……0tA篇语网

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一目了然。简要体现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0tA篇语网

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一学法指导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来,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0tA篇语网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篇40tA篇语网

一、教材的地位0tA篇语网

本单元贯彻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框架的思路,力求引导学生在生物圈这个大的背景下思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不仅与上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本册的开头,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0tA篇语网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0tA篇语网

从以上可知,本节教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认真上好。0tA篇语网

二、教学目标0tA篇语网

<一>、知识目标:0tA篇语网

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0tA篇语网

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0tA篇语网

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0tA篇语网

<二>、能力目标:0tA篇语网

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0tA篇语网

2、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打开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0tA篇语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0tA篇语网

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0tA篇语网

2、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0tA篇语网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民族自豪感。0tA篇语网

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0tA篇语网

<四>、方法目标:0tA篇语网

1、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来找出事物的异同点。0tA篇语网

2、培养学生运用证据、事实来说明观点的科学方法。0tA篇语网

3、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0tA篇语网

4、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学习生物学。0tA篇语网

上述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体现了显性教育价值,而方法目标和品格目标则体现了隐性教育价值。0tA篇语网

三、教学重、难点:0tA篇语网

1、人类不仅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而且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因此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0tA篇语网

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且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要珍爱生命。0tA篇语网

3、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如图片、化石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0tA篇语网

四、关键点:0tA篇语网

1、处理好本节教材承上启下的关系。0tA篇语网

2、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0tA篇语网

3、处理好基本观点及学术界中的争论的关系。0tA篇语网

4、要注意强调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的关系。0tA篇语网

人教版高二生物说课稿篇50tA篇语网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0tA篇语网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植物的矿质营养》,首先,我对本节的教学理念及内容进行分析0tA篇语网

一、说教学理念0tA篇语网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0tA篇语网

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0tA篇语网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0tA篇语网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矿质元素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反映了《新大纲》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0tA篇语网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相关联,具有显著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0tA篇语网

同时,这节内容所介绍的实验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还为将来学生设计实验做好铺垫,为此,我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设计,观察想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0tA篇语网

三、说教学目标0tA篇语网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0tA篇语网

1知识目标0tA篇语网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0tA篇语网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0tA篇语网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0tA篇语网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0tA篇语网

2能力目标0tA篇语网

(1)、通过对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tA篇语网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0tA篇语网

(3)、通过对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较,学习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0tA篇语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0tA篇语网

(1)、在介绍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分析影响矿质离子吸收的环境因素的教学中,联系合理施肥、无土栽培技术、中耕松土等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0tA篇语网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0tA篇语网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0tA篇语网

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0tA篇语网

明确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有关元素的知识,但只是在认知水平上,不能进行系统的分类,并且潜意识里总有水和盐相伴而行的观点,认为是水把盐带进去的,这就为理解"相对独立"的观点设起障碍,所以我把"对水的吸收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作为本节课重点和难点。0tA篇语网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0tA篇语网

五、说教法0tA篇语网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0tA篇语网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0tA篇语网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0tA篇语网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0tA篇语网

1、直观演示法:0tA篇语网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0tA篇语网

2、活动探究法0tA篇语网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0tA篇语网

3、集体讨论法0tA篇语网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0tA篇语网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0tA篇语网

六、说学法0tA篇语网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0tA篇语网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0tA篇语网

七、说教学过程0tA篇语网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0tA篇语网

1、导入新课:(3—5分钟)0tA篇语网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引入新课时宜采用实验方法导入新课,通过实验现象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教学中首先从一个实验观察引入,请学生观察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的植物,问:"它们在长势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土壤浸出液中的植物长得好?"引出植物要生长得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从而提出课题。这样导入能造成学生急切期待解释现象的心理,从而对学生产生极大的__力,创造学习新知的良好氛围和激发探求知识的渴望,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很快调节到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精心设计好导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0tA篇语网

2、讲授新课:(30分钟)0tA篇语网

2.1介绍灰分元素,由此引入矿质元素,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0tA篇语网

2.2科学家们通过溶液培养法研究得到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种类。这段内容的处理,我采用请学生设计实验找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通过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逐渐形成较为成熟合理的实验设计,教师借机引导出对照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对照的思想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告诉学生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即溶液培养法找到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0tA篇语网

2.3根吸收矿质元素过程0tA篇语网

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的过程,这一概念的建立在科学走过一段弯路。人类最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后来经过分析大量的实验事实才认识到:"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主动运输的过程".处理这段教材时,我先请学生提出猜想,"矿质元素是如何进到根细胞内部的?你能提出你的猜想吗?"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个错误的猜想,即认为:"矿质元素离子是随着水进入根细胞内部的(假设一)。"同时,有的学生会根据前面章节所学过的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认为:"矿质元素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内部的(假设二)".0tA篇语网

教师提供资料(二组实验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共同否定了假设一,这段讨论设计的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人们认识问题的本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是科学本身具有自我更正的特性。0tA篇语网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证明假设二,即科学的结论不能仅从理论到理论,一个假说要成为理论,一定要有充足的实验证据。在这里请学生提出证明假设二的研究思路,希望能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并在教师提示下,能够提出问题和假设。0tA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