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说课稿

来自 小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KML篇语网

首先必须明确什么叫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语文说课稿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KML篇语网

高一语文说课稿精选篇1KML篇语网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KML篇语网

一、说教材KML篇语网

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__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__矛盾,任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__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保卫郑国。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KML篇语网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KML篇语网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学习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KML篇语网

教学目标:KML篇语网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KML篇语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KML篇语网

1、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KML篇语网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KML篇语网

3、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标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KML篇语网

教学重点:KML篇语网

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本文确立三个教学重点。KML篇语网

1、理解好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KML篇语网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KML篇语网

3、分析烛之武的形象。KML篇语网

教学难点:KML篇语网

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教学难点。KML篇语网

二、说教法KML篇语网

针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必学,本文特点必掌握,思想教育必做到。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学习基础,结合我的教学特点,我将用一下方法进行教学:KML篇语网

A、自学、诵读、讨论、总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KML篇语网

B、范读、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启发讨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成教学。KML篇语网

选择教法的依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在教学时重点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深究课文。同时通过多媒体和讲解讨论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KML篇语网

三、说学法KML篇语网

学情分析KML篇语网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KML篇语网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KML篇语网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KML篇语网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动脑分析形成能力。KML篇语网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习惯。KML篇语网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KML篇语网

四、教学辅助手段:KML篇语网

多媒体KML篇语网

五、课时安排:KML篇语网

3课时。KML篇语网

六、说教学程序KML篇语网

1、布置预习KML篇语网

借助工具书,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KML篇语网

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KML篇语网

①大纲要求“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KML篇语网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KML篇语网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KML篇语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的老师。”好的开端,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孙子兵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的结晶: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三国演义我们最佩服谁:诸葛亮。为什么?生答:KML篇语网

当大敌压境,当国家将亡,我们将怎么办?几千年前的烛之武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请看《烛之武退秦师》。KML篇语网

高一语文说课稿精选篇2KML篇语网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KML篇语网

一、说教材KML篇语网

(一)教材所处的位置和地位KML篇语网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必修五本书,共有2个单元中外小说单元。一个必修3的第一单元,一个是必修5的第一单元,共六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祝福》是属于前者。KML篇语网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所以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也是有助于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的小说阅读打下基础。KML篇语网

鲁迅的《祝福》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精品,当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鲁迅小说中与阿Q、孔乙己三个最为出名的人物之一。研读好这篇文章,对将来小说的阅读,小说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说的写作都有深广意义。KML篇语网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KML篇语网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KML篇语网

1、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KML篇语网

2、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KML篇语网

3、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并研究形成的原因。KML篇语网

4、总结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KML篇语网

5、体会小说中所描写的中国妇女悲剧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深入认识到造成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KML篇语网

(三)教学重难点KML篇语网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所造任务的方法。KML篇语网

2、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社会根源的认识。KML篇语网

二、说学法KML篇语网

(一)学情分析KML篇语网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老师要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KML篇语网

(二)学法及确定的依据KML篇语网

A、预习KML篇语网

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阅读的自觉性。KML篇语网

B、对比阅读法KML篇语网

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但是,学生接触鲁迅小说并非第一次,因此。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教师注意突出不同点。在思想内容方面,本文与《孔乙己》、《故乡》、《药》相比,KML篇语网

其一,虽然它们的题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侧面,有的反映的是读书人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压在底层的一般农民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城市贫民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则是压在底层的被雇佣的乡村劳动妇女的生活;KML篇语网

其二,虽然都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否定,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等级观念和私有制观念的批判,有的侧重于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剖析,而《祝福》则是对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全面而猛烈的抨击,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其他三者;KML篇语网

其三,虽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们还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就生活环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恶劣得多,她没有孔乙己好吃懒做、自视清高的恶习,却也同样遭到周围人们的冷遇,她有闰土、华老栓一样的勤劳,但是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可见其命运更悲惨,更令人同情。KML篇语网

在表现形式上,本文与《一件小事》、《孔乙己》、《故乡》等相比,虽然都是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但是,由于各自表现的主题思想存在着差异,各自采取了仅适合自身的故事顺序。《一件小事》以顺叙为主,以此表现"我"的思想认识的进步。KML篇语网

《孔乙己》顺叙中有补叙,使历史和现实连为一线,以此来揭示主人公性格发展的必然性。《故乡》顺叙中有插叙,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封建制度给人造成的影响之大。而《祝福》则采用了倒叙,把祥林嫂的被沦为乞丐和悲渗的死提在篇首,与地主阶级"祝福"的欢乐声形成鲜明的对照,然后再追叙祥林嫂的生前事迹,揭示两个阶级严重对立的社会根源,表达作者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切齿痛恨和愤怒鞭笞。KML篇语网

经过这样的比较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捕捉课文的新意向和灵魂,而且也提高了质疑、析疑、释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势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KML篇语网

C、比较法KML篇语网

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如"决计"、"肯依"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KML篇语网

D、讨论法主要运用在第三课时中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上。KML篇语网

(2)教师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导、提问法。KML篇语网

三、说教法KML篇语网

编者希望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体会不同作者不同的创作风格。KML篇语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KML篇语网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KML篇语网

(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KML篇语网

(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KML篇语网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KML篇语网

四、说教学过程KML篇语网

(一)检查预习,讲述人物遭遇KML篇语网

学生读小说最关注的是情节,所以就从情节入手。让学生讲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KML篇语网

挑选几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KML篇语网

要求:(1)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KML篇语网

(2)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KML篇语网

(3)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KML篇语网

(二)理清情节KML篇语网

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介绍小说的情节大致有几部分,让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KML篇语网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线索提纲:KML篇语网

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KML篇语网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KML篇语网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KML篇语网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KML篇语网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KML篇语网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KML篇语网

(三)探讨环境描写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KML篇语网

祝福礼的社会环境的描写KML篇语网

祝福之夜的自然环境的描写KML篇语网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KML篇语网

1、列表比较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前的三次描写,概括人物形象。KML篇语网

2、列表对比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当时不同的内心变化。KML篇语网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KML篇语网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KML篇语网

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KML篇语网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KML篇语网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KML篇语网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KML篇语网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KML篇语网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KML篇语网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KML篇语网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KML篇语网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KML篇语网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KML篇语网

4、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KML篇语网

反对再嫁——逃、撞KML篇语网

怕被分身——捐(门槛)KML篇语网

怀疑灵魂——问KML篇语网

总结人物描写的几个方面。(还暗含了心理描写)KML篇语网

(五)问题探究KML篇语网

1、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KML篇语网

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祥林嫂为什么做工?为什么改嫁?为什么捐门槛?为什么行乞?得出结论: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KML篇语网

2、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KML篇语网

总结人物的形象KML篇语网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KML篇语网

(三)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KML篇语网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KML篇语网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KML篇语网

(3)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KML篇语网

(4)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KML篇语网

(七)作业布置KML篇语网

把祥林嫂丧子之后回到鲁镇的那部分,改写成剧本,并进行排练。KML篇语网

板书设计KML篇语网

高一语文说课稿精选篇3KML篇语网

教学目的KML篇语网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KML篇语网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KML篇语网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KML篇语网

教学设想KML篇语网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KML篇语网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KML篇语网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KML篇语网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KML篇语网

高一语文说课稿精选篇4KML篇语网

一、说课部分KML篇语网

老师好,同学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咏怀古迹》(其三)KML篇语网

(一)、说教材KML篇语网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杜诗洋注》,这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是咏叹昭君的出塞之作。诗人杜甫游历昭君村时,观古迹而抒己怀,咏叹自己同昭君一样,不被赏识,远离家乡的悲苦。KML篇语网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学习唐诗,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学习这个单元,需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的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KML篇语网

(二)、说教学目标KML篇语网

学生们在初中已经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的生平以及杜诗的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将文本设置为以下两个教学目标:KML篇语网

1、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KML篇语网

2、掌握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借咏古迹、古人所抒发的深沉怨恨。KML篇语网

再结合本诗的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古诗鉴赏是高二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同学在做题时无法准确理解诗歌情感;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品味本诗的语言和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教学难点设置为掌握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的深沉怨恨。KML篇语网

(三)、说教学方法:KML篇语网

新课程纪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这个理念,再结合本篇课文的文本特点,我确定了本课堂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KML篇语网

具体做法:KML篇语网

一、朗读法,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并配以PPT图画展示启迪学生。KML篇语网

二、以提问法为主,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KML篇语网

三、以讲授法、讨论法为辅,让学生理解领悟诗歌情感,完成教学。KML篇语网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下面正式进入模拟授课环节。KML篇语网

高一语文说课稿精选篇5KML篇语网

一、说教材KML篇语网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KML篇语网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中的第一篇,本单元选编的是四首中国现当代诗歌,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KML篇语网

(二)说重点难点KML篇语网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创设情境,并通过诵读分析诗歌的意象,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意象的品读是学习诗歌的关键,所以我把品读诗歌的意象作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KML篇语网

二、说学情KML篇语网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多篇现当代诗歌,对诗歌的诵读技巧并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吃力。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这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才能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会正确分析鉴赏的方法。KML篇语网

三、说教学目标KML篇语网

《雨巷》是现代派大师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本单元以《雨巷》为例子给学生展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基于此,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KML篇语网

(一)知识与技能:品读诗之韵律,品味诗之意象,领悟诗之意境,体悟诗之真情。KML篇语网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KML篇语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人论事,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KML篇语网

四、说教法学法KML篇语网

(一)说教法KML篇语网

高中语文新课改明确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雨巷》是一首新诗。因而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教法:KML篇语网

1.情景导入法:情景的创设一直以来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手段,它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时空的距离,也为教学的开展,尤其是诗歌的教学,做了感情上的铺垫。KML篇语网

2.导读与诵读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既可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诗歌的情感又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必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学生在对诗歌的理解上教师要多加点拨和引导。KML篇语网

3.拓展与迁移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拓展与迁移,指点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KML篇语网

(二)说学法KML篇语网

新诗的学习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因此我将引导学生学会用以下的方法来学习诗歌。KML篇语网

1.自主诵读法:诗歌是一种凝炼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美,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我想,诵读是学习诗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KML篇语网

2.联想与想象法:《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指出:“在品读中,要注意诗歌的情与景,境与情的不同层次的理解,重视联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KML篇语网

3.合作与探究法:诗歌是隐喻性很强的艺术,由于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限制,他有时无法正确的解读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小组的合作与探究正好弥补了个人知识经验的不足,引导学生到学习小组中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KML篇语网

总之,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新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所以我决定用一课时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针对本课重点我采用诵读法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针对学习的难点我用联想与想象,讨论与交流的方法来突破课文的难点引导学生把握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KML篇语网

五、说教学过程KML篇语网

诗歌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鉴赏。鉴赏的主体是学生,鉴赏的方法是诵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促赏,以赏促读”的原则,实施三个教学环节:初读,赏读,美读。KML篇语网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KML篇语网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导入法,以一段故事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导入语设计如下:1928年,一个闷热的夏天。当时任《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了一位诗人的诗,诗名叫《雨巷》。叶圣陶一看,这首诗写得那么温婉哀愁,新诗里带着古典美,就非常喜欢,当即发表了这首诗,还称该诗的作者为“雨巷诗人”。这首新诗的作者,当年才22岁,他的名字叫戴望舒。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这首成名作《雨巷》。KML篇语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KML篇语网

初读是诗歌阅读的第一步,也是整个鉴赏过程的基础。一般来讲,这一环节要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借助阅读资料了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时能初步传情达意,总体感知诗歌意境,等等,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自己去独立地“发现、摘取”。让学生自告奋勇地读出自己内心的“雨巷”。KML篇语网

学生读完后,我的点评显得尤为重要,需句句切中学生的优缺点,在读的实践中使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感悟。我的示范朗读环节不仅仅是我在读,我认为更深刻的含义是挑战自我,因为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对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激励。整体感知环节就是要把握学生初读诗歌的“原始感受”,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和自己生活当中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人、事联系起来,深刻体悟。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初读环节分为两个部分:KML篇语网

1、学生读:KML篇语网

我提出三点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能初步地传情达意。师生共同点评学生朗诵情况,订正读音。KML篇语网

2、教师范读:KML篇语网

要求学生谈谈初读这首诗的感受,并举出自己生活当中曾经有过的这种感受。KML篇语网

(三)细品赏读,研讨鉴赏KML篇语网

诗歌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表达了作者的审美理想。我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文本中的审美情感,使学生从作者再现的秀丽的自然美和蕴涵的精神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KML篇语网

这一环节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从意象、手法、思想内涵、诗歌的语言几个方面分小组充分展开交流讨论,先小组后全班。学情不同,对同一首诗歌的感受也有很大不同,学生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的过程。在交流讨论中,我会适时点拨和板书,比方说我设计了“你认为哪一节写得最精彩”这一问题,就是历求突破传统课堂按部就班的教学流程,尊重学生发现的权利,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紧紧抓住语言这一核心,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意象。KML篇语网

1、学生默读,布置思考问题:结合自己读诗的感受,任意选择一个角度鉴赏本诗。KML篇语网

2、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内交换见解。KML篇语网

3、各小组派一代表发言。KML篇语网

此环节我会特别注重对重点的点拨,赏析任何一点,都要突出“读”。点拨:KML篇语网

(1)意象的选择。KML篇语网

a.油纸伞。(课件:用油纸伞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感受)KML篇语网

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诗人塑造了一个“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KML篇语网

b.雨巷。(图片展示来激发感受)KML篇语网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KML篇语网

c.丁香。(用古诗展示来激发感受)KML篇语网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发文人的伤春情绪,所以丁香很自然的和感伤连在一起成为高洁、美丽、忧伤的代称。《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南唐李璟词《摊破浣溪沙·丁香空结雨中愁》:“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KML篇语网

(2)象征的手法KML篇语网

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讨论象征手法。KML篇语网

a.雨巷:黑暗压抑的现实;__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人生际遇上的低谷。KML篇语网

b.我: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苦闷的、人生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本诗可理解为爱情诗,“我”是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表现失恋后仍苦苦追求的执著情感。KML篇语网

c.丁香般的姑娘:诗人在__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KML篇语网

(3)诗歌的主题。KML篇语网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还可理解为诗人追寻生活中美好理想的心路历程KML篇语网

(4)诗歌的音乐美。KML篇语网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KML篇语网

a.复沓的妙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些句式的运用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情感递进的效果。首尾两节运用复沓,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KML篇语网

b.叠词的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往彷徨”;有进在诗节的他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KML篇语网

c.押韵。全诗一共七节,每一节都是六行,每一节押韵两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诗行里又重复一次韵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KML篇语网

(四)美读回顾,外化拓展KML篇语网

这是在初读、赏读的内化基础上的外化。学生能否在朗读诗歌时传情达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诗歌的理解程度。理解深透,内化率高,学生读得就好;反之,就不能充分传情达意。外化的形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写。所以,在这个环节当中,我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散文。“诗能养人”,我很欣赏这句话,它时时让我感动。怎样通过课堂让学生汲取诗歌营养,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KML篇语网

1、学生再次自读课文,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KML篇语网

2、让学生归纳鉴赏本诗的收获。KML篇语网

3、布置作业,以“邂逅雨巷”为题,把这首诗改写成300字左右的散文或记叙文。六、说板书设计KML篇语网

雨巷KML篇语网

意象:雨巷、丁香、姑娘KML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