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古诗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来自 莱德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 高适、 綦毋潜、 李颀、 岑参、 王之涣、 王维、 储光羲、 常建等都有交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KY7篇语网

 教案古诗从军行王昌龄一KY7篇语网

《从军行》KY7篇语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KY7篇语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KY7篇语网

注释KY7篇语网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KY7篇语网

2.青海:指青海湖。KY7篇语网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KY7篇语网

4.穿:磨破。KY7篇语网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KY7篇语网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KY7篇语网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KY7篇语网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KY7篇语网

王昌龄《从军行》译文KY7篇语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KY7篇语网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KY7篇语网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最佳。明代王世贞认为盛唐七绝,只有他可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征戍之事。王昌龄的《从军行》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KY7篇语网

前两句描写景物,交代背景。上句点出地点“青海”,写出景物:万里浓云笼罩得雪山晦暗无光。景物中透露出战云密布,战斗频繁而激烈。下句写军队驻守的是一座远离祖国的孤城,将士时时回首远望玉门关,玉门关内就是祖国和家乡,写出将士爱国爱乡的思想情感。这些描写都是为了烘托下面的抒情。KY7篇语网

下面两句抒发将士的壮志情怀。前句说在沙漠里已身经百战,磨破了身上的军衣;后句说不消灭敌人绝不生还。“穿”,磨破的意思;“楼兰”,西域古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楼兰阻挡通往西域的道路,袭击汉朝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遣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王。这里借用典故,“破楼兰”即消灭敌人的意思。KY7篇语网

全诗通过远征将士的抒情,表达了将士热爱祖国、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KY7篇语网

诗中先写景物,暗喻战争的残酷频繁和将士的爱国爱乡,以烘托下文。接着以直言抒情写出了将士英勇无畏,百战不疲,誓灭敌人的爱国豪壮情怀,把全诗推向高潮,唱出了爱国主义的战歌,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KY7篇语网

  教案古诗从军行王昌龄二KY7篇语网

【从军行 王昌龄】KY7篇语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KY7篇语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KY7篇语网

【作者简介】KY7篇语网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KY7篇语网

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KY7篇语网

【诗词赏析】KY7篇语网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KY7篇语网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KY7篇语网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KY7篇语网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KY7篇语网

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KY7篇语网

教案古诗从军行王昌龄三KY7篇语网

从军行二首·其一KY7篇语网

唐代:王昌龄KY7篇语网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KY7篇语网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KY7篇语网

注释KY7篇语网

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的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用地名也是唐代的。漠北历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KY7篇语网

赏析KY7篇语网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的一战。KY7篇语网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KY7篇语网

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KY7篇语网

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KY7篇语网

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KY7篇语网

KY7篇语网

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KY7篇语网

教案古诗从军行王昌龄赏析相关文章:KY7篇语网

1.小学五年级语文《从军行》经典教案设计三篇KY7篇语网

2.小学语文作文教案优秀范文KY7篇语网

3.描写大雪纷飞的经典诗句KY7篇语网

4.关于爱国的经典诗句摘抄KY7篇语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